“其余各部人马,立即绕城而过,随我前往北店子渡口,务必把逃窜的建奴人马,给拦截下来。”
韩烈现在虽然有三万人马,但他并没有盲目的把新兵,编入各军之中。
火枪营,火炮队,中军骑兵队,包括杨衍的新军,都是独立成军。
只是齐翼龙,率领一千老兵,把收编的一万七千新军,编入后军之中,充当预备兵马。
眼下,随着局势的突变。
韩烈当机立断,让齐翼龙率领后军入城。
他亲自主力各队人马,在杨衍的引路下,直奔北店子渡口。
北店子渡口上,内大臣图尔格率领的一万人马,裹挟城中三万多青壮。
运输着缴获的军需物资,钱粮物品,正在拼命的装船。
图尔格本人,与受伤的阿山,还有之前被李国翰护卫,逃回来的另一名内大臣多尔济达尔罕。
作为第一批人马,于清晨时分,渡过了黄河。
此刻渡口之上,负责统军的是辅国公斐洋古。
四个甲喇的女真八旗士卒,整整六千人马,三千人马在码头外围警戒防御。
三千人马在码头内,督促胁迫着裹挟的三万青壮白皙,拼命的往船上搬运着物资。
寒风凛冽的码头上,被强制胁迫的青壮百姓,个个衣衫褴褛,面容憔悴。
大部分百姓,甚至光着脚丫,走在冰冷的地面上,肩扛手推着建奴鞑子,从他们手中抢走的钱粮。
其中包括铁器,布匹,盐巴等等物资。
建奴鞑子就是一群穷凶极恶的强盗,他们每一次寇关入境,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烧杀抢掠。
可以说他们所到之处,真的是茅草过火,石头过刀。
把野蛮与凶残,展现的淋漓尽致。
“明军杀过来了!”
渡口外围防御警戒的建奴鞑子,发现韩烈率领的明军抵达时,迅速在渡口外集结,摆开了阵势。
斐洋古驱马来到军中,远远看着浩浩荡荡,围了上来的明军,当即扬声喊道。
“各甲喇人马集合,给我发起攻击,把明军人马压下去。”
“营地内的人马,加快速度,把钱粮搬上船只,动作要快!”
数万人马的码头,随着明军抵达,被裹挟的百姓,无不是神情一震,眼中露出企盼的光彩。
“明军威武!”
军阵前的韩烈,纵马跃起,高举手中长枪一声长啸。
三军将士,无不是齐声高呼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