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皇后的离去,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宫廷中激起千层浪。
弘历为皇后守孝三年,这三年里,宫廷的气氛始终压抑而沉闷。
小燕子默默地陪伴在弘历身边,两人在悲痛中相互扶持,然而,他们都清楚,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三年期满,弘历决定册封小燕子为皇后。
朝堂之上,当他宣布这一决定时,仿若一声惊雷,瞬间在朝廷上下炸开了锅。
一位老臣满脸忧虑,率先站出,言辞恳切:“皇上,此事万万不可。
那皇贵妃本是宰相之女,虽有几分尊贵,然与皇后之尊相比,实难匹配。
其性格活泼有余,沉稳不足,行事又多随性,恐难以担起皇后母仪天下之重任。”
另一位大臣亦紧接着附和:“皇上,皇后之位关乎国本,需德才兼备、出身名门之人方可胜任。
皇贵妃虽得皇上宠爱,然祖宗规矩不可轻易废弃啊!”
弘历端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目光缓缓扫过众大臣,沉声道:“朕意已决。
小燕子伴朕多年,其善良、勇敢与聪慧,朕皆看在眼中。
她有足够的能力与朕一同治理后宫,母仪天下。
只是为服众议,朕欲令佐领那拉·讷尔布收皇贵妃为女儿,使她改姓乌拉那拉氏,如此一来,其身份与皇后之尊位更为相称。”
言罢,他看向小燕子,眼神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小燕子站在一旁,听闻此言,心中猛地一震。
她怎么也没想到,皇上竟会有这样的打算。
她深知这是为了让她能够顺利登上后位而想出的权宜之计,可一想到要改姓乌拉那拉氏,且这姓氏竟与上辈子还珠格格时处处与她们作对的皇后相同,她顿感命运无常,如鲠在喉,却又无法言说。
此时,大臣们的反对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消息很快传到那妃芷惜耳中,她顿时怒发冲冠,心急如焚地赶到御书房。
见到弘历,她赶忙行礼,随后便忍不住高声道:“皇上,臣妾听闻要让臣妾之父收皇贵妃为女儿,使其成为皇后,这实在是万万不可啊!”
弘历眉头紧皱,呵斥道:“芷惜,此乃朕为朝廷大局所做的考量。
皇后之位久悬,于宫廷不利。”
芷惜眼眶泛红,急切地说道:“皇上,臣妾的父亲不过是小小佐领,如何能担此等重任?且皇贵妃她……她何德何能,要让臣妾的家族为她铺路?”
弘历脸色一沉,语气冰冷:“芷惜,休要任性。
朕意已决,你父亲自会遵从皇命。”
芷惜见弘历心意已决,心中又气又急,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含泪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