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河一中的项目建设真的是急死了多少人!很多事情乍一想起来很容易,但是真正要推进难度相当大,一中项目从一开始就遇到困难。
因为拆迁征地,闹出了很多的纠纷,主要是南城这一块是半月镇的土地!而且这一块又是橘子林,前几年政府洗脑搞得厉害,鼓励县城周边的老百姓种蜜桔。
其实综合各种专家论证,昌河县的蜜桔种植条件并不优良,但是当时昌河没有什么产业可以推动,政府就把蜜桔产业当成主抓产业,甚至还喊出要打造湘南蜜桔第一县。
蜜桔从栽种到收获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如今南城的蜜桔还没有进入丰产期,老百姓还有很大的期待呢,在这种情况下要拆迁,老百姓当然坐地起价。
另外,当地的干群关系一直处理得不好,有个社区的书记格局不够,在社区投资和账目上搞鬼,老百姓提到社区的干部就恨得咬牙切齿,在那样的情况下,一中要拿一千亩土地,阻力有多大?
王剑飞运作,让覃波担任了半月镇的党委书记,覃波又深入到社区一线做工作,通过了方方面面的努力,一中的土地问题逐渐解决。
但是一中缺钱的事情又浮出水面了,那么多建筑,那么大的投资,市里表态一个亿的资金,这一笔资金到位了!但是蒋高武当初吹嘘,说县里配套两个亿,这两个亿在哪里找去?
王剑飞心里明白,这事儿就算拿着刀逼蒋高武,这事儿也解决不了,因为昌河县财政根本就没有钱,更别说拿两个亿资金出来了。
蒋高武当初表态的时候,表现得相当的硬,拍着胸脯表态,喊的口号是全县一百万人,大家努力奋斗,不吃不喝一年要攒一个一中出来。
这话多提气?但是现在一中土地三通一平完成,工程项目招标之后,工程进展到了第一期,主教学楼和科教大楼,以及学生宿舍楼主体竣工,县里没有拿一分钱,工程方需要下一笔资金到位。
这个时候一中就没有钱了,怎么办?
苏飞就开始了他全新的“乞讨”生涯,王剑飞意识到,几个亿的资金,不是一个一中校长靠“乞讨”就能解决问题的!苏飞的确是有很强的精神意志,有近乎疯狂的激情。
但是激情能解决资金问题?一中搞到现在这样子了,搞个半途而废,那就是天大的笑话嘛!
王剑飞跟蒋高武商量,蒋高武道:
“我们一起开个碰头会研究!我还是那句话,我们昌河县砸锅卖铁,也要想办法把一中的投资搞定!一中不建好,我们整个昌河班子都没有底气!”
碰头会柳军振参与,柳军振道:
“我觉得我们县搞教育投资还是要实事求是,现在资金缺口这么大,财政又是个空财政!我不可能把全县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停发吧?
关键是我们把工资停发,也没有办法撑起一中建设需要的资金啊!”
王剑飞一听柳军振这话,就知道这会开起来不会有效果,王剑飞想了想,道:
“县长,我有一个思路,我们开个全县的动员大会,全县各科局办,大家一起想办法,每个单位凑一点!财政局,交通局,文旅局,公安局,教育局,这几个大局,每个局我们搞个数字,大家都过一过紧日子,想办法先搞一笔钱应急……”
蒋高武一听王剑飞这个提议,当即表态:
“好,这个提议我支持!昌河现在就是要凝聚共识,聚拢人心!在关键的时候,我们各单位都要担当。我们不为别的,是为我们昌河县的教育投资买单,我们完全能挺起腰杆干这事!!”
柳军振脸都黑了!
这么搞,那下面肯定要怨声载道,而且这些局都是县政府下面的局,柳军振当他们是亲儿子,现在王剑飞要薅他儿子的羊毛,他的心情能好?
但是如今的情况实在是紧急!
苏飞在招标的时候他就投机取巧了,要求建筑工程方进行部分垫资施工,在垫资的情况下,如果工程款还拖延一直不能到位,一旦建筑工程方意识到学校没有钱支付,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他们施工就会犹豫。
还有更严重的是南城建设现在有个一中经济圈,一中周围的几个地块现在都拍卖出去了,还有更多的地块等待拍卖。
像曹富军这种都是第一批投资新一中小区的地产商,一中如果搞成了一个烂尾楼工程,他们的投资也要糟糕,更可怕的是新城建设会因此遇到重大挫折!
王剑飞是真感受到了压力,每个地方都要发展,要发展就需要有钱投资,但是整个社会又严重缺钱!这就是矛盾,所以需要努力的争夺资源,昌河现在就处在争夺资源的最要紧关头。
苏飞在老一中搞了一个一中的百年校庆,这个校庆其实有点勉强,为了一中搞历史追溯,昌河县文化馆和博物馆还专门搞了一本政史书出来,硬是把一中的前身商河中学追溯到了晚清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