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贾芸的文章和数据。
很多人一直是归到王朝气运上。
也有文官拍马屁,说这是景和帝仁德感化上天,乃至风调雨顺。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事实。
景和帝没有那么高明,身上也没有能导致气候变化的德性。
很多人会推到气运上,贾芸的文章能叫他们明白没什么气运,一切都是自然变化!
内地风调雨顺,就是暴打外夷之时。
同时也是中原王朝强盛之时。
每当草原水草丰美时,就是汉家衰退之时……
而气候的这种变化,就是小冰期。
一切的原因,来自气候的变化。
降水带的南下北移。
小冰期带来的气候剧烈变化。
否则的话,每隔三四百年的崛起时间也太巧了?
隋时的高句丽,已经是辽东大国,威胁到了中原,所以隋唐两代不惜代价要征服辽东。
两个中原王朝都是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在东汉末时,辽东还是以沼泽为主,到处冰天雪地,根本没有建立基业的可能。
待隋唐之后,北宋时,辽东又再次变得水草丰美,契丹因此而崛起,其后又紧随女真。
这两个王朝在辽东起家,并且建立了大量州县。
几百年前,怎么没听说过他们?
对比辽,金繁华时,明朝在辽东的经营都相差甚远。
那时候的辽东,一直到外东北,驿道相连,市井繁华,集镇林立。
遍布州,县,府,俨然与内地没有区别。
而辽金覆灭,曾经的州县,驿传全部消失,辽东又只剩下冰天雪地和一片废墟,还有大量的原始部落。
明初时,明太祖派兵至辽东,所见的都是些蛮夷。
曾经辽朝修筑的州城,还有白塔,千年之后还在,见证着降水带北移带来的文明迸发和进步。
但那些废物,又见证着降水带重新南归之后,文明的衰退与寂灭。
这和天子的道德水准有什么关系?
和气运有什么关系?
运气好,遇到降水南移,也不是在小冰期,王朝自然兴盛。
运气不好遇到小冰期,那就一切休提。
当然,贾芸也是说明,此事并不绝对。
有些王朝在建立初也是灾异不断。
但王朝初立,向心力强,梳理好了上层关系,能充分动员民力,则可以安然度过小冰期带来的影响。
比如唐初时,明显灾害很多。
北方的游牧民族强大。
辽东甚至出现了高句丽这样的异族大国。
但唐初做的比隋初好,大唐顺利度过了艰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