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情结”这一词语来源于希腊神话中一个弑父娶母的悲剧人物。弗洛伊德认为在这一时期的孩子对异性父母产生了性兴趣。年幼的男孩对母亲特别迷恋,有些极端的男孩甚至想独占母亲而仇视父亲,而女孩则对父亲表示爱慕,也会有“爱父仇母”的情结。而如果这一阶段孩子恋父恋母的情结太深,不能及时割断,则很可能会影响孩子性欲和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1.长大嫁给爸爸
很多女孩子都会在小时候对别人说,“长大了要嫁给爸爸。”这可能是小女孩的一种纯真的心愿和对爸爸的爱。但从这一时期的孩子来说,女孩子总是粘着爸爸,一刻也不想离开,那就很可能是一种恋父情结。
由于妈妈工作非常忙,时常国内国外的跑。家里经常只剩下晨晨和爸爸“相依为命”。因此晨晨与爸爸的关系好的不得了。每天都是爸爸接送晨晨上下幼儿园,给晨晨做饭,跟晨晨做游戏,就连洗澡梳头都是爸爸帮忙,妈妈偶尔回来一次,除了能给晨晨带上一大包好吃的、好穿的,再和爸爸一起带着晨晨到外面大餐一顿以外,根本没时间陪晨晨,因此晨晨对妈妈的感情越来越淡漠,甚至并不想妈妈回家。
现在晨晨已经上小学了,而随着晨晨的渐渐长大,她对爸爸的感情也越来越深,虽然爸爸说自己已经是大孩子了,应该自己睡觉。但她还是忍不住要求跟爸爸睡在一张床上,就连洗澡也还要爸爸帮忙。而有时妈妈回来,晨晨就非常不高兴,无论妈妈怎么想弥补对孩子感情的缺欠,但晨晨就是不领情,对妈妈总是冷言冷语,并催促妈妈赶紧离开家。这让敏感的妈妈觉得有些不对劲,说孩子心理有问题。可是爸爸却不以为然,他以为女儿跟自己好,时常撒娇很正常,生妈妈的气,是因为妻子时常不在家的缘故,所以对晨晨的表现并没有往心里去。
就这样,晨晨的妈妈依然忙着工作,而爸爸也依然任劳任怨的照顾着晨晨和这个家。本来相安无事的家,却被一件事情激起了风浪。
最近妈妈因为工作出国了,家里又剩下了爷俩。这天晚上晨晨趁爸爸不注意,一骨碌爬到了爸爸的床上,扑进爸爸的怀里,非要跟爸爸睡,看着撒娇的女儿,爸爸只好答应。躺在爸爸怀里的晨晨突然问爸爸,“爸爸,等我长大了,我要嫁给爸爸。”
“哈哈,”爸爸为女儿的天真,开怀大笑。“你跟爸爸结婚,那怎么行?”
“为什么不行?爸爸好,我就喜欢爸爸。”晨晨撒娇地对爸爸说。
“呵呵,爸爸已经跟妈妈结婚了,就不能再取别的女人了。将来啊,你会跟其他男孩子结婚的。”爸爸认为小孩子童言无忌,因此也随着女儿开起了玩笑。“好了,赶紧睡觉啊,明天还要上学呢。”
没想到正是爸爸这句玩笑话,却惹来了大麻烦。
这天妈妈终于从国外回来了。为了给他们父女两个惊喜,特意预定了餐桌,并把给女儿和老公买的大包小包的礼物摆放在了沙发上,专等晨晨放学回家,全家一起团聚。刚准备完毕,就听见外面传来他们父女俩的笑声。
“哦,老婆,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也不通知我一声啊?”爸爸看见妈妈回来了,非常兴奋,“我好去机场接你啊!”
“我没告诉你们就是想给你们一个惊喜。”妈妈也兴奋地说着。“老公,你看我给你买什么了?”
说着拿出给爸爸买的衣服,叫爸爸试穿。
夫妻二人忙着亲热,却忘了一旁的晨晨,孩子却从进门就一直没有说话。她看着爸爸妈妈忙着相互问寒温暖,简直就是认为自己不存在,尤其是爸爸,只要一见到妈妈就把自己给忘了。想着想着,晨晨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大哭起来。
这时,夫妻二人才发现由于太高兴而把孩子忽视了。妈妈赶紧过来哄晨晨,“晨晨,你看妈妈给你带什么好东西了?有好玩的玩具,这里还有你爱吃的巧克力,妈妈为了给你买正宗的法国巧克力,跑了好几条街呢!”
“谁要你的东西,你出去!”晨晨一把把妈妈手中的玩具和巧克力打翻在地,大声嚷着,“都是因为你回来了,爸爸才不理我的,我不想让你回家!”说着扑到爸爸怀里,“爸爸,我要你跟妈妈离婚。我就想跟爸爸在一起。”
晨晨的话伤了妈妈的心,更惊动了爸爸。此时爸爸才意识到女儿的表现并不像他所想象的那样,看来孩子对爸爸的感情似乎产生了偏差。
女孩的恋父和男孩恋母情结是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有的情感现象。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一情结在持续一段时间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交际圈的不断扩大,这一情感就会顺利过度。但如果孩子不能顺利度过这一情感纠葛则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
出现恋父或者恋母情结的人,即使成年后也很难将感情从父母中解脱出来,从而忽视其他异性,不能将感情转移到其他异性身上,很难建立和睦的家庭,严重的很可能导致性心理发育障碍或其他方面的障碍。
这一情结归结于家庭的整体关系。弗洛伊德及古典精神分析家认为,孩子从口欲期、肛欲期发展到性蕾期的这一过程中,与父母的爱恨冲突形成了最基础的人际关系,而这一关系也就是父亲+母亲+孩子的三角关系。这一三角关系,相互之间产生各种平衡和冲突,而这一基础也将影响成年后的各种人际关系。如果这个三角关系一旦失衡,将会导致孩子的个性发展缺陷并会为他将来的人际交往关系埋下祸根。
爱和恨、乱伦的诱惑、内疚和被惩罚的恐惧等等情绪冲突构成了俄狄浦斯情结的内容。而这一情结会随着性蕾期出现,随着性潜伏期而减弱,一直到青春期性成熟时再次表现。
恋父情结,也称“爱烈屈拉情结”。是指女孩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传说古希腊神话,中爱烈屈拉公主因母亲与其情人谋杀了她的父亲,因此决心替父报仇,并与其兄弟联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弗洛伊德正是借此故事说明儿童性心理的特征。他认为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会在潜意识中有一种取代母亲位置的愿望。特别是到了性器期发现自己没有男性生殖器,因此埋怨并妒忌母亲占有父亲的爱。
恋父情结发展到成年人后,最主要是会影响女孩子的婚姻,由于他们对父亲的依恋,即使结了婚,也会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法全身心地投人婚姻生涯,也无法将感情转移到丈夫身上。而这一情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过度表现
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无法跟父亲从心里上分开,从而导致与母亲疏远,而成年后总是有意无意寻找父亲式的恋人,而恋父的女孩性格大多内向、娇气、任性,即使而且往往出现性的阻抗,与同龄男孩很难正常交往。
创伤体验
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过早的失去父爱,因此常常把对于父亲的感情寄托在现实中的某人身上,而这个人虽是父亲的替代品,但形象往往比父亲高达,在女孩的内心深处,成为不可替代的“情圣”。
不安全感
女孩在童年时代,父母失去一方都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全感,使她们的防御心理加重,懵懂地将“情结”等同于“爱情”。为了寻找安全感,所以倾慕年龄比较大的异性。
面对这一时期孩子的恋父情感,作为家长应该及时予以纠正,以免孩子成年后产生不好的影响,导致她们心理的扭曲。
让孩子明白男女有别
在孩子的这一阶段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一是,进行性的社会角色教育,让孩子从小明白“男女有别”,爸爸不等同于其他男性,妈妈要更多地参与到女孩子的教育中,不要让爸爸一个人担当照顾女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从依恋父亲中解脱出来;二是,为了帮助孩子摆脱恋父,可以让孩子多跟同龄、同性的小伙伴一起玩耍,结交同性朋友,为将来青春期结交异性朋友做好垫铺。
让妈妈的爱更多一些
孩子恋父主要是因为,在孩子婴幼儿期爸爸的爱过多,而妈妈对孩子的爱又明显不足造成的。因此,让孩子脱离恋父的行动中,一方面,作为爸爸,必须要坚定而巧妙地暂时疏远女儿;另一方面,而作为妈妈,则要主动亲近女儿,对女儿付出更多的爱,满足女儿爱欲的依附。
2.妈妈是我的最爱
这一时期孩子的特点,就是由于对父母感情的纠结而产生恋父、恋母情结,导致孩子的性对象紊乱,主要源于母亲、孩子以及社会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