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角铜铃被夜风吹得叮当响,廊下灯笼将两道拉长的影子投在木板地上。
“你快从实招来,这首《江城子》是不是你写的?我总觉得这诗和你下午讲的那个故事有点儿关联呢。”
梦玉箫双手叉腰,扬起小脸,翘着那可爱的小鼻子,似笑非笑地问道。
韦晓宝咧嘴一笑,身子不自觉地向前凑了凑:“哪能啊?我早说了,全归浩均兄的功劳!”
梦玉箫眼睛滴溜溜一转,就这么直勾勾地盯着韦晓宝,仿佛要把他看透似的。
“哼!
你若不说实话,等大师姐回来,我可就告诉她了,看她怎么收拾你!”
听到“大师姐”
这三个字,韦晓宝心里咯噔一下——他深知那位吃人不吐骨头的师姐从不轻饶人,到时估计是小命难保。
“好好好,其实……我只是借了家乡前辈的光,参考了一下他的大作罢了。”
韦晓宝无奈地摊了摊手,老老实实地说道。
梦玉箫露出一阵恍然之色,“我就说,你怎么会写出这么好的词,原来是盗取他人墨宝。
那下午的狐妖传说也是掺了假?”
“我说不是,你也不会信吧?”
韦晓宝轻声答道。
梦玉箫点点头,认真看着他的眼睛,“嗯。”
韦晓宝忽然笑道:“这《江城子》不妨当作狐妖传说的开场曲,加上今天这场戏的加持,明天我们小册子的宣发肯定更给力!”
“拿狐妖传说当引子,再搭上这新词——明日我们的话本怕是要卖断临安城。
你刚刚说的宣发是什么东西?”
梦玉箫眨巴着眼睛,好奇地晃了晃小脑袋。
“简单来说就是让更多人晓得苏苏姑娘的故事。”
韦晓宝随口回答,“你刚刚说等大师姐回来?她去哪了?”
“她早上就回京城了,下个月花魁大赛前还会回来一趟。”
梦玉箫回答,语气里带着些许调侃。
“回京城?”
韦晓宝眨眨眼。
“可不是嘛,你总不会连大师姐是京城人都不晓得吧?她这次在临安待了一个月,已经是我见过她离京最久的一次了。”
“要不是她总不在临安,临安第一花魁的头衔怎么可能会落在风雪阁的姬月头上。”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