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弘基更是铿的一下,一刀挡住罗士信长枪后,就对李世民建议:“二郎,不行了,隋军来势凶猛,要不咱撤吧?”
“主帅?
不远处正在和麦铁杖交手的几名突厥偏将,也看向了李世民。
“撤,向突厥境内撤,快撤。”
李世民也这才大喝一声,嘭的一脚踹在杨六五身上,然后借势跃上马背,再次下令道:“撤,我们撤退。”
李世民下完命令,就一边拼杀,一边向北方撤退了。
“撤,撤退。”
刘弘基和那些突厥偏将们,也很快就跟了上去。
主将都撤了,突厥士卒自然也不会恋战。
所以很快的,不少刚才还在和隋军激烈交战的突厥士卒,也都且战且退,纷纷跟着一起向北后撤了。
不过隋军既然打的是歼灭战,又岂能让他们这么容易就撤了。
故此,看见他们撤退,麦铁杖当即就下令:“儿郎们,追,不杀光这些突厥人,咱们誓不回返。”
“誓不回返,杀啊。”
大隋士卒们齐齐嘶吼,顿时就跟着追了上去。
当然就算追,他们其实也很难紧追。
因为突厥本就是草原部落,士卒大多也以骑兵为主。
如此情况下,大隋的军队想要紧追,还真有些难度。
这也是杨义臣,为何一定要等始毕可汗截断李世民退路,才动手的另一个原因。
战马方面的差距,你不想承认也没辙,谁让人家突厥战马充足呢?
不过纵然如此,麦铁杖他们,却还是依旧带兵在后面追着。
而这样的一幕,也就导致了李世民他们一直都在逃亡。
直到逃出去大概四五十里后,李世民才看了一眼身后的隋军,然后对刘弘基说:“要不咱分兵吧,你向东,我向西,最终在部落汇合,怎么样?”
李世民肯定是想摆脱隋军追击的,这样一直被人追着,那叫什么事?
他的用意,刘弘基也能猜到,故此很快就同意说:“行,那就分兵,分头逃。”
话刚说完,刘弘基就对着身后士卒大喝:“从现在开始分兵,愿意和我一起向东逃的,跟上。”
“驾。”
刘弘基说完就一马当先,立刻向东北方向冲去了。
“驾,驾,跟上,快。”
一些愿意跟着他的突厥士卒,也很快跟了上去。
“我们向西北撤,快撤。”
李世民也这才又看了眼身后的隋军,嘴角露出冷笑,然后带着其他士卒,向西北方向逃去了。
他对自已的策略还是有自信的。
因为兵分两路,一直都是逃亡的最佳法子。
只可惜他们逃着逃着,前方却忽然有不少火把出现,早就已经在西翼等着他的杨恭仁,也顿时大喝道:“李二郎,下马受降吧,你是逃不了的。”
杨恭仁率领一万隋军在这等着,看的李世民也面色一变,然后才大声说:“原来是恭仁兄,恭仁兄和小弟也算故交,何故为难小弟?”
如果此时拦在此处的是别人,李世民肯定就不攀交情了,或战或退,逃命才是最要紧的。
但这会出现在这的是杨恭仁,却让他有了打感情牌的想法。
毕竟他们李家也算皇亲,和大隋皇室这些人,也算相熟。
“呵呵,为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