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带我去远方TXT > 第586章 酸得要命(第2页)

第586章 酸得要命(第2页)

“谢谢林太!”

“谢谢林太!”

见几个香江明星在陶玉书面前规规矩矩的,态度恭敬,唐国强、濮存昕、何晴等内地演员都感觉很神奇。

他们在拍戏时剧组里虽然没什么歧视,但香江明星和内地演员之间确实有一层无形的壁垒在,能感觉到一种明显的差距。

在陶玉书跟演员们交流的时候,林朝阳也在跟谢靳闲聊。

一年多没见面,谢靳明显老态了不少。

《赤壁大战》是他从五十年代就想拍的片子,三十多年来历经波折,终于在林朝阳两口子的支持下实现了这个梦想。

他为这部片子可以称得上是呕心沥血,两年多时间里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懈怠。

甚至连去年儿子阿三过世也仅仅是耽搁三天时间,便强忍着心中悲痛回到了剧组。

数千人的剧组停工一天就是几万块钱,他不敢、也不能耽误。

现在电影上映了,谢靳也算是放下了重担,唯一担忧的是票房。

创下中国影史的投资,一旦亏损,他觉得自己也没脸见林朝阳夫妻俩了。

当初《赤壁大战》能立项,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他和林朝阳的关系。

“片子拍的不错,你已经做的够好了,票房应该不会太差,最起码回本不成问题。”

林朝阳安慰道。

《赤壁大战》才上映一天,一切还不明朗,林朝阳也不敢把话说死。

但他是看过电影的,谢靳的技法对比第五代导演明显不够新颖,不过电影最关键的是讲故事能力,这反而是谢靳的强项。

《赤壁大战》投资巨大,这次谢靳没有像他以往拍片那样专注于个人表达,采用了香江编剧、摄影和武术指导的构思,使得电影成片效果颇具观赏性。

国人看赤壁之战,天然是站在孙刘一方,电影结尾曹操大败而归,也很契合欢乐的观影氛围。

聊了一阵,路演开始。

放映厅内人满为患,主创们来到放映厅与观众互动,场面热闹。

电影放映后,主创们倾听观众的观影感受,都是以好评居多。

有的观众偏爱历史细节,对片中人物的服饰、兵器、战船构造、行军阵法点评的头头是道,夸奖剧组的认真细致。

《赤壁之战》的剧本以《三国演义》为主,这一点从电影开场赵云的装扮就能看出来,但在戏说的基础上,谢靳添加了大量的历史真实细节。

让整部电影看上去既不乏演义的精彩,又多了几分还原历史的气魄。

有的观众喜欢演员的表演,诸葛亮的舌战群儒、周瑜的风流倜傥、曹操的枭雄霸气……把演员们夸了个遍。

影片中连一些配角都很出彩,就比如刘德华的赵云,总计出场3次,时长不到10分钟,却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有观众喜爱电影的史诗气度,全片时长150分钟,时长超过了当今绝大多数电影,但没有丝毫拖沓无聊之感。

战争场面宏大,武打动作精彩,关键情节中的苦肉计、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场景高度还原。

尤其是为了最后火烧赤壁的镜头,谢靳调动了一个师的兵力。

再现了这场历史上著名战役的宏大与惨烈,尽管还远远称不上完美,但视觉效果仍旧震撼人心,让许多观众看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路演结束,主创们还要接受记者采访。

晚上陶玉书在燕京饭店设宴,请剧组一行人吃饭。

《赤壁之战》的路演宣传是场持久战,今天宣传结束,另一组人马将会前往香江,再往东南亚几国去,而谢靳一行人会在明天飞往湾岛、日本、韩国进行宣传。

“大家辛苦了!”

宴会最后,陶玉书向大家敬了一杯酒,众人连忙起身回敬。

翌日,关于《赤壁之战》上映和路演的新闻出现在燕京各大报刊的版面上,连燕京电视台也有报道,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热度。

到杜家聚餐时,气氛热络,今年杜峰领了陈岚回家,腰杆子挺的比海瑞都直,陶玉墨孤军应战,背影略显萧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