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带我去远方豆瓣 > 第115章 怎么就走上写小说的歪路了呢(第2页)

第115章 怎么就走上写小说的歪路了呢(第2页)

他提出来的是剧本情节衔接和逻辑上的问题,林朝阳思忖着回答道:

“这个主要是有两方面考虑。

一是当初写剧本时考虑是学生话剧,时长不能太长。

另一个原因就是,我觉得这段剧情如果展开写的话有些冗余,节奏拖沓。”

林朝阳回答的有条有理,夏淳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他的说法。

林朝阳一开始想今天这是“座谈会”

是不准确的,回答了几个问题之后,他更觉得这是剧本疑难解答会。

他一个个的应付着大家的问题,眼看着时间也差不多了,于是知好奇的问道:“朝阳,剧本最后这幅对联我们大家都觉得是神来之笔,不仅是契合了主题,而且余味悠长,你是怎么想到的?”

林朝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这个我可不敢居功。

这副对联其实出自《对联大全》,据说上联是清朝康熙帝给一家饭庄题的字,下联是纪晓岚的属对。

不过这话辩不得真假,康熙帝与纪晓岚年代相差较远,康熙去世时纪晓岚还未出生。

也许是纪晓岚只是后来属对,这方面我没有具体考证过,所以不敢妄下论断。

对联是我偶然发现的,觉得很有意思,也很符合《天下第一楼》的主题。

剧本里福聚德的“起高楼”

贯穿了始终,从没有楼到盖起楼,再到这座楼金碧辉煌,日进斗金,突出了以楼象征的事业。

而‘危楼’,则更符合剧本中兴衰成败的过程。

当然,这副对联最打动我还是那一句‘谁是主人谁是客’,这与主人公卢孟实的经历何其一致?

梦里不知身是客,可怜卢孟实迎来送往了一辈子,却始终没有参透这一层。

其实不光是呕心沥血、壮志难酬的卢孟实,一辈子含笑吞苦最后悲愤而死的常贵、看透时事、愤世嫉俗的修鼎新,他们哪一个又不是如此呢?

从表意到内里,这副对联都直取人生真谛,历尽沧桑的人谓之感叹,不甘于此之人谓之呐喊。

人生况味,尽含于此。

下联原本是‘半宜明月半宜风’,我把‘半’改成了‘时’,虽然忽略了原句的工整和平仄,但可能更接近我所想表达的意思,也更符合《天下第一楼》这部话剧的韵味。”

说到这里,林朝阳停了下来。

众人不由得自发的鼓起掌来,看向林朝阳的眼神之中充满了钦佩。

若不是对文学和戏剧创作有着高深的理解,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刚才这番话的。

“朝阳说的好啊,真是让我们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于是知拍着手,满脸感叹,虽然《天下第一楼》这个剧本是他拿回人艺的,但论起对于剧本的了解,他并不比其他人多。

他从头到尾听完了林朝阳对于剧本的理解,心中除了佩服,更多的还是庆幸,庆幸《天下第一楼》这个剧本终究是被人艺拿到了手。

“朝阳,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也不能算是问题。”

于是知又说道。

“您请讲!”

林朝阳和声说道。

“不出意外,明年我们人艺的重心就是《天下第一楼》这部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