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发酵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等待的期间,张启也没有闲着,他再次的来到了城西。
他带着两个伙计针对这里的一百多家酒肆,进行了不间断的走访调查,终于是大致摸清楚了这里的酒水销量。
比之前自己预估的要好的多,随着物价的上涨,百姓的工钱也有小幅度的上升,能来酒肆进行消费的,都不会去再喝那最廉价的酒水,都会选择中等价位的酒水。
之前那些卖不动的中高端酒水,销量也跟着涨起来了。
只有哪些干苦力和散工的百姓,会在一些小商贩的摊子前,喝最便宜的酒水。
张启根据估算,若是能打开城西的酒水市场,一年光是批发酒水,就能给他带来几十万贯的收入,利润可以达到七成以上。
一想到这里,张启整夜整夜的兴奋,天天就盼着第一批酒水能快点弄好。
在煎熬了一个月之后,已然是四月底了,第一批酒水终于是发酵完成,张启怀着激动的心情,又参与到了取酒的工作中去。
在此过程当中,王举正那里也传来了好消息,经过一个月的奋战,城外的大地窖也已经挖好了,就等着地窖之上的制冰坊建成。
为了保证硝石的供应,王举正也是亲自赶往山西老家,准备将大量的硝石运往京城,以保证制冰坊建成后能快速的投入生产。
张启的干劲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而酒坊的伙计们在听到这个好消息后,同样也是内心振奋,取酒的速度也是加快了不少,甚至提出连夜干。
因为采用了张启的新式酿酒法,大大提高了出酒率,上万斤粮食整整出了将近千斤的原酒,接下来就是蒸馏。
穿越前张启就是从985大学毕业的,主修的就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但当初为了扩充自己的本事,他选修了一门酿酒工程学。
对于蒸馏酿酒,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学校的实践当中,自己酿出的酒也是获得过一次金奖,两次银奖。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酒坊的几个烟囱就没有停止过冒烟,附近整日整夜的都可以闻到浓烈的酒香,这个消息,很快的传遍了整个城西。
很多好酒之人顺着空气中散发的酒香,每日都会来酒坊门口坐一会,走的时候都是一脸的满足。
经过十几日的奋战,六千斤原酒使用殆尽;为了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在张启科学的配比之下,除去蒸馏过程中的损耗,得到了五百斤高度酒,一千斤中高度酒,和一千五百斤的低度酒。
碍于原料的限制,这一批酒的香型接近于浓香。
酒坊之中,张启与伙计们席地而坐,每个人面前都倒了一碗酒,这是张启对伙计们的犒赏,也是正式售卖前的一次测试。
“诸位辛苦了这么久,自当第一个饮用这亲手酿制出来的美酒,也希望大家喝完之后给出最真实的反馈。”
说着张启第一个喝完了碗中的美酒,这次他选择的是低度酒,度数要比李元昊带来的烈风酒要低一些,大致在二十多度左右。
之所以选择这一个度数,张启也是经过考虑的;一碗酒下肚,张启直觉通体的毛细血孔都扩张开来,没有了后世的添加剂,这酒突出一个粮香和窖香。
再看其他人,喝下去的时候都是龇牙咧嘴的,有的还被呛到了,可缓过劲儿来之后,每个人的脸都是红彤彤的,纷纷表示这酒简直就是天上的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