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的人口贩卖的事件影响很大,各地官员自发的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查处人口贩卖的运动。
直至公园1042年,庆历二年春,全大宋各州县解救被贩卖的人口多达数十万。
当各地官员纷纷向朝廷请功时,赵祯面对高达数十万的人口,实在是力不从心,
他也曾想过把这些人编入禁军,但立即遭到了晏殊的强烈反对。
整个大宋的禁军数量已经高达一百五十万之多,巨大的军费支出已经压的朝廷喘不过气了。
再把这些人编入禁军,整整两百多万军队,国家根本养不起,更别说各地还有厢军和番军。
满心欢喜的各地官员还等着被嘉奖,可等来的却是自行处理的意见。
官员们很不理解,也十分后悔,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能力,只能咬着牙安排了部分人,剩下的人又变成了流民。
反观张启这边,既然朝廷让他自行处理,他很快的联系上了郦娘子,在她的协助下。
被张启解救出来的一万五千人全部偷偷迁徙至郦娘子的养马场。
唃厮啰起初是不同意的,他认为这一万多人如果迁徙到此,肯定会在这里扎下根。
到时候这里是大宋土地还是青塘土地,就说不清楚了。
郦娘子却以每人每年一贯钱的价格,说通了瞎毡,瞎毡看着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残的宋人,觉得他们也没什么威胁。
便私自答应了郦娘子的请求,瞎毡手上有钱了,他的部下自然也得到了不少的好处,便也帮着瞎毡隐瞒此事。
水清草肥,渭水河边不仅适合放牧,也适合居住。
按照张启和郦娘子的计划,他们准备以养马场为中心,先建立一个简易城寨,待日后再慢慢的升级,最好能成为一个可以有效抵御西夏军队的堡垒。
庆历二年六月,沙苑监和洪州系马庄再次传来好消息,经过一年的时间,五万匹受孕的母马产下了四万多匹小马驹。
信中还提到,沙苑监和洪州系马庄的种马也逐渐恢复了元气,大致有一万匹上等马可以交付给朝廷了。
张启没有耽搁,立即向朝廷汇报了此事,让朝廷定夺这一万匹马的去向。
这个消息对赵祯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通过张启奏折的描述,这批马即使经过了多次配种,各项能力并未下降。
虽然暂时还不比上西夏的战马,已经远比大宋的本地马强上了数十倍。
朝廷即刻展开了讨论,有大臣认为,这些西夏战事不断,这些战马应该平均分到一些重要的州城,配合当地的骑兵,能增加不少的抵御力量。
曹喜确认为,应当留下三成给京师,毕竟京师的守备力量也是很重要的。
剩下的七成也不能平均分配,这样会整体削弱战斗力,应当集中起来训练,组建一直强有力的骑兵。
“曹将军,只留下三千给京师其实也没什么大作用,不如全部送到边境去。”
“圣上,臣觉得,这只是第一批。
以臣的意思,日后没出栏一批,京师都预留三成,如此一来,数年之后,我京师将会拥有数万精锐骑兵,这对我们震慑辽国也有一定的作用。”
一些大臣听完曹喜的解释,觉得似乎也有点道理,其实辽国才是大宋最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