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三喜小声问:“上海一定做得起来吗?”
“就因为不知道,所以才要全力以赴。”
郑斯南微微笑笑,在店铺看了一圈后停在鸭脖子柜位边,对顾三喜说:“鸭脖子的销售已经完全是一个独立品牌的量,以后就不做代卖了。”
“要交租位费吗?”
顾三喜小声问道。
“……就这点儿出息。”
郑斯南抬头看着她,无奈的笑说道:“做正式代理合作。”
“啊啊啊……要给我代理费吗?”
“这不好吧?”
“那零售价不是还要涨?”
顾三喜多少也有些商业思维了,问题还蛮具体。
“具体多多会和你谈。”
郑斯南解释说道:“特殊渠道你自己做,现在所有环宇代卖的点转代理合同。”
“好。”
顾三喜点头。
“这对品牌的固化有益处。”
顾时川解释郑斯南的安排:“让三三鸭脖与公司其它品牌并行出现,又是只做高端牌子的环宇旗下的公司,能拔高三三品牌在渠道端的印象、也能加深消费端对三三产品的认可度。”
“我知道,反正斯南姐肯定是为我好的。”
顾三喜用力点头。
“后一句话我是信的,前一句我是不怎么信的。”
见顾三喜懵懂中又肯定的样子,顾时川也忍不住开了句玩笑。
“顾总你是跨国公司老总呢,不能笑话我这个的小生意人。”
顾三喜哼哼两声,心虚地说道。
“懂不懂没关系,决定能做对就行。”
郑斯南笑笑说道。
她现场给伍多多打电话,商量了一下两天后开门营业、和与三三品牌代理合作的事后,就和顾时川离开了铺子。
。
市政那边是在第二天通知郑斯南过去的,商务部长批评说市场上和她一样清醒的人不多,那些商户抱着老黄历不肯改变,就算这次的税费优惠政策给了,以后还会遇到别的问题,难道又罢市、又静座?
“职能部门只能解决服务问题、市场优化问题,不能解决做生意的思路问题。”
部长恼怒地说道。
“部长,那些老板们其实也是当时放开市场的一批先行者。”
郑斯南小声说道:“江城第一个万元户还是南国里出来的。”
“所以他们就躺在成功薄上不思改变?”
部长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