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大国银匠和普通银匠对比 > 第65章 德芳苦学一片造(第2页)

第65章 德芳苦学一片造(第2页)

既然古人古书对银壶和茶文化有这么深刻的研究。

银茶壶,银茶杯在未来的生活中肯定有一席之地。

制作银壶,肯定有前途,问题是怎么学习和传承这种银壶的制作技艺。

“清雍正银提梁壶”

之后,由于诸多历史原因,中国银壶制作工艺的传承出现长达半个世纪的中断。

清雍正银提梁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尹德芳曾经目睹过其芳颜。

那次是同事去北京出差,鬼使神差,他竟然想到故宫博物院里面看看转转,因为来首都不容易。

他硬是拽着同事逛了一圈故宫博物院,正巧他看到这尊至尊银壶——清雍正银提梁壶。

壶扁圆形,鼓腹,平底,圆形盖,小短流。

口上有弓身螭形小提梁,盖与口间按钮相连。

听解说员说,压按钮则盖可开启。

壶通体光素,洁净光亮,壶底正中竖刻篆书“大清雍正年制”

六字款,款左侧竖刻篆体“矿银成造”

四字铭文。

壶高10。2cm,口径3。2cm。

这壶造型小巧玲珑,螭形提梁形象生动,做工精湛。

虽然没有纹饰,但是,这是一件非常成功的银器作品。

古朴中透着极致的艺术典范,不愧是皇家贵族用品。

这把精美典雅的银壶,看得尹德芳心痒痒的,羡慕至极。

他暗暗发誓,某一天,我尹某人一定要造出一只这样的银壶来。

虽然那时尹德芳还在事业单位上班,他的心早已飞进银壶制造行业了。

爱壶的天性,让他对这种制作技艺生出顶礼膜拜之心,看过之后,他心里愈发痒痒的。

他想要辞职做银壶,这不是朝秦暮楚,而是发自他的内心。

参观完这把银壶之后,对银壶发自骨子里的热爱,他辞职之心愈发强烈,就是导致他后来直接辞职的重大原因之一。

传承一片造银壶制作技艺,是非遗传承,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对一种无涯艺术境界的追求。

看了一会儿《茶经》,加上舟车劳顿,尹德芳有些疲惫。

他决定早点睡觉,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寻找他心目中的银匠大师。

他洗漱之后,倒在床上就呼呼地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五点多就醒了。

他的饭食,依旧复制昨天的故事。

买了几个炉馍,带回小旅馆,就着梅干菜和旅馆的免费开水,简简单单地吃了早餐。

出门前,他背上黄色帆布包,准备下楼问了旅馆胖墩墩的憨厚老实的老板。

哪里有银匠店铺?找到店铺,找银匠大师就可以做到顺藤摸瓜了。

“老板,请问,附近哪里有银匠铺子?”

老板刚好坐在小凳子上吃早饭,他一手拿着炉馍,一手握着筷子。

他抬头一看是尹德芳,满脸自豪地笑道:

“老板,我们济源,是著名的中国银都,生产的银,那可是全国第一啊!

到处都是银匠铺子,你要买银器,还是购买白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