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大国匠心官网 > 第66章 他寻找新的机会(第3页)

第66章 他寻找新的机会(第3页)

“是的,我从业都快30多年了,现在儿子在家制作银壶,我呢,就守着这个铺子。

一年也打造不了几件银壶,也卖不动。”

尹德芳一听老者就是造壶者,他激动地伸出手,一把握住老者的手道:“师傅,您贵姓。

看来,我今天找对了人,您教徒弟吗?我想跟您学银壶一片造技术。”

“哈哈,免贵姓康。

叫康大器。

小伙子,你是从哪里来的呢?你现在这个年龄,估计学得有点晚了。”

“康师傅,我从浙江来,有些制壶底子,我祖上就是做锡壶的,世世代代都是做烧水壶的。”

“学一片造。

一个是需要有手劲,还得有巧劲。

有一定的艺术天赋。

不怕吃苦,不怕寂寞。

还需要强大的耐心,这个行业,需要沉淀,没得几十年下来,很难掌握这个技术的,我一年下来,也要敲坏几十把银壶,才做成二三十把银壶。”

“师傅,您说的,要求的,我都能做到。

只要您愿意收下我这个大龄笨徒弟,您先看看我的基础吧。

多少学费您说。”

尹德芳学习的态度非常诚恳。

时值中午,康师傅银匠看得这个大个子年轻人一股虎劲,有一股子执着精神,虽然学得有点晚,也许是可造之才。

有些人天生大器晚成。

于是康师傅银匠对尹德芳道:

“哈哈,讲真话,我从未收过这么大年龄的徒弟。

看你这么诚心,你先跟我回家,到我家里工坊试一试手,如果真的想要学习这个技术,几个月恐怕难以学会。

看个人的修行和领悟能力。”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谁都懂得这个道理。

可是做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对于年龄超大的尹德芳来说,要克服年龄大带来的困惑,银壶这项一片造技术,是真难以掌握要领的。

既然选择了做工艺银壶,那必须克服所有的困难,遇到困难要遇山开道,遇河架桥的精神,特别是太行王屋大山愚公故里的愚公精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