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德芳想,这把银壶胚胎出了问题,破了一个洞,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唯一能做的,那就是采取补救措施。
补救措施绝对不能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补上其他的熔化的银。
如果这样做,那就不是一片造银壶,而且质量肯定也过不了关。
如果这样的残次的银壶流入市场,客户在烧水的过程中,哪一天说不定就把银壶烧穿了。
后果是严重的,影响的可能就是银匠的名声,影响的就是这个品牌的声誉。
让这样的银壶流入市场,这也不符合一个银匠对自己作品的基本要求。
一个成熟的行业,必须自律。
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产品流入市场。
一般银匠的做法就是,立即把这样的残次品银壶毁掉,从头再来,这也是对顾客负责任的态度。
这也是对银壶行业的保护。
一个手艺人,坚守的是自己作品的品质,坚守的是一份诚信,坚守的更是对这个行业的一片赤诚,忠心和热爱。
一个银匠,一定会爱惜自己的羽毛。
如果一把银壶,过不了自己这一关,绝对不会把这样的残次产品流入市场。
这样的残次银壶,在使用的时候很容易烧坏。
如果这样的银壶卖出去,被客商知道后,那对银匠工坊的声誉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对于一个行业来说,也是灭顶之灾。
最简单的法子,就是自己连夜加班,加班加点地重新做一把银壶胚胎,然后錾花,抛光打磨,打造一只更精美的银壶,弥补过失。
绝对不能因为差一把银壶,而影响师傅的银匠工坊延迟交货日期,不然下一份订单就要被取消。
他决定为师傅的银匠工坊挽回一些损失。
寸祖仁大师的银匠工坊面积很大,院子也很大。
偌大的工坊里,没有其他人,只有尹德芳一个外地银匠学徒,他独自居住在操作间隔壁的空房子里。
尽管白天赶工劳累了一天。
但是,他思来想去,免得耽误了交货日期,影响工坊的声誉。
他决定加夜班!
重新打造一把新银壶胚胎。
年轻力壮的尹德芳,像一头勤恳的老黄牛一样,开始干活。
他身体硬朗,就像铁打的一样,他不知疲倦地挥动锤子的姿态,像极了神话中的一尊天神——盘古。
尹德芳是一个非常坚韧的人,他能够抵抗任何狂风暴雨的击打。
任何人也阻挡不了他将成为一名优秀的银匠。
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重新做一把新银壶,对于一个有一定技术支撑的尹德芳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尹德芳记得学过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时间如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永远都是有的。
这段时间,为了赶制这把银壶,他每晚只睡四个多小时。
都是在凌晨时分,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影躺在硬板床上,然后酣然入睡,一觉到天明。
在錾花这个环节,尹德芳錾花技艺还有待提高,他还得依赖大师兄罗震廷。
这个事情,师傅寸祖仁还专门交代过,必须由大师兄罗震廷亲自操刀,师命难违,尹德芳必须听命于师傅寸祖仁的。
大师兄罗震廷的錾花技术,在银壶圈确实錾出了名声。
而且,很多客户就是冲着他的錾花技术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