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那黑漆漆的浓雾,如被旋涡吸引一般,沿着光柱向天空缓缓散去。
一刻钟后,黑雾即将散尽,剩下的黑雾仿佛拥有生命一般,慢慢凝聚成一个身穿盔甲的古代士兵的人形。
它向着江腾深深地鞠了一躬,发出一种只有江腾和刘威能听见的嘶哑声音:“吾乃诸葛瞻,感谢上师度化吾与众将士之阴灵。”
随后,它又如轻烟般消散在光柱之中。
腾听见诸葛瞻的名字后,脑海中突然闪现出公元263年绵竹之战的惨烈画面。
那时,蜀军陷入了极度的困境,犹如暴风雨中的孤舟,摇摇欲坠。
姜维和其他将领在艰难地阻挡着钟会等敌军的凶猛进攻,同时还要应对邓艾的突袭。
而蜀汉内部的问题,也如冰山一角逐渐浮出水面。
诸葛瞻,这位蜀汉的大臣,肩负着关键的指挥重任,本应是蜀军的中流砥柱。
然而,他的失误却如同一把利刃,无情地撕裂了战局,使局势进一步恶化。
诸葛瞻未能如伯乐相马般有效地协调蜀军的防线,导致蜀军如无头苍蝇般陷入混乱和不协调的泥潭。
与此同时,邓艾却如智谋过人的军师,以精妙的战术和出色的指挥,将蜀军如羊群般分割。
随后,他更是如猛虎下山般孤军深入蜀汉阵地,将数万蜀军围困得如笼中之鸟,只能任人残杀。
绵竹之战,成为了蜀汉历史上一道不忍直视的伤疤,数万蜀军士兵的生命,如繁星般陨落。
江腾惊愕地意识到,工地下方的这些人骨,竟然是三国时期魏蜀交战的战场遗迹。
他心中涌起一股混杂着敬畏和悲悯的情感,仿佛能感受到当年战争的惨烈和无数生命的消逝。
如今,阴灵已得到渡化,而剩下的,便是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尸骨。
江腾和刘威心情沉重地走出工地,他们深知这是一项庄严而艰巨的任务。
两人迈着坚定的步伐,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
江腾和刘威来到邓宏的面前,邓宏见江腾和刘威,从工地出来,邓宏知道江腾已经解决好了工地的麻烦,江腾的眼神中透露出疲惫和责任感。
他详细地向邓宏讲述了工地的发现以及他们对尸骨处理的想法。
刘威在一旁默默地点头,表情严肃。
邓宏静静地聆听着,他的脸上浮现出沉思的神情。
他明白这是一件关乎历史和尊严的事情,需要慎重对待。
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商讨着各种可能的方案。
他们探讨着将这些尸骨归还大地的方式,希望能给予这些曾经的战士一个安息之所。
或许可以举行一个庄重的仪式,让后人铭记这段历史。
在讨论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彼此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
每一个建议都带着对那些逝去灵魂的关怀,希望能以最合适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尸骨。
最终,江腾、邓宏和刘威三人下定决心,要将此地打造成一座肃穆庄重的三国纪念馆,用以缅怀那些英勇无畏的战死将士,同时也让后人铭记这段沧桑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