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以后,塞拉克乘坐一架DC-8型飞机从萨格勒布到里耶卡去,这次又遇上了意外事故。飞机的舱门被强风吹开,机上大部分乘客被强大的气流吸了出去,西拉克也未能幸免。19人被摔死,但西拉克最后却“降落”在一座干草堆上,再次躲过了一劫。
1966年,塞拉克在斯普利特所乘坐的一辆巴士汽车翻入一条河里,致使4人丧生。西拉克爬到车外,游到安全的地方。除了身上部分地方有擦伤、划伤之外,他的健康根本没有什么大碍。
塞拉克所遭受的第4次大灾发生于1970年。当时他正开车沿着一条高速公路行驶,不知怎么回事,他的车子突然起火了。没有多想,他便赶忙钻出车外,迅速离开了出事的汽车,几秒钟后,汽车的油箱爆炸了。
经历过以上4次大难而不死后,朋友们开始称呼他为“幸运先生”,他表示:“对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我要么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要么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我喜欢相信后一种观点。”
三年后,塞拉克在一次事故中丢掉了大部分头发。那时候,他开的是一辆“沃特伯格”汽车。有一天,汽车的燃油泵出了点毛病,他正低头检查时,燃油泵喷出的汽油浇在了烧得正热的发动机上,火苗通过发动机的气孔立即窜了起来,他躲闪不及,头发被烧掉了大部分。
1995年,第6次变故来临了。他在萨格勒布被一辆巴士汽车给撞倒在地上,不过还好,他只是受了点轻伤,休克了一会儿。第二年,他自己开车在山区行驶,车到一处山角转弯时,一辆联合国工作人员乘坐的汽车迎面开了过来。情急之下,他把自己开的斯科达汽车往山崖边上的交通护栏上开去,车子越过护栏开始向下坠去,塞拉克在最后一刻跳出了司机座位,落在悬崖上的一棵树上,他的车在他身下300英尺深的山谷爆炸了。
据塞拉克自己讲,他先后结过4次婚,但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
可2003年发生的一件事情让他成了“世界上最幸运的人”。40年来从未买过幸运彩票的他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张乐透彩票,结果他竟中了头奖!这使得他一下子得到60万英镑的巨额奖金。赢得60万英镑大奖后,塞拉克表示,“我想,我的婚姻和我经历的大灾大难一样,对我来说也都是灾难。”
这位从“最不幸运的人”变为“世界上最幸运的人”的人今年已经74岁,在确认自己赢得大奖的消息后他高兴地说:“现在我准备好好地享受生活了,我感到自己好像获得了新生。我知道这么多年来上帝一直在关注着我。”塞拉克准备拿这笔钱买一座房子、一辆汽车,再买一艘快速游艇,然后再和比自己小20岁的女友结婚成家。
如果他没有得到最后的幸运,他是不是就该感到绝望呢?一个74岁高龄的老人,在生命即将燃尽的时候,还能对人生有什么期待呢?然而奇迹却发生了。人生其实是对信念的一种考验,而灾难绝不会永存。
4坏到最后,只能转好
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有一个女人,她已经34岁了,过着平静、舒适的中产阶层的家庭生活。但是,她突然连遭四重挫折的打击。丈夫在一次事故中丧生,留下两个小孩。没过多久,一个女儿被烤面包的油脂烫伤了脸,医生告诉她孩子脸上的伤疤终生难消,母亲为此伤透了心。她在一家小商店找了份工作,可没过多久,这家商店就关门倒闭了。丈夫给她留下一份小额保险,但是她耽误了最后一次保费的续交期,因此保险公司拒绝支付保费。
碰到一连串不幸事件后,女人近于绝望。她左思右想,为了自救,她决定再做一次努力,尽力拿到保险补偿。在此之前,她一直与保险公司的下级员工打交道。当她想面见经理时,一位多管闲事的接待员告诉她经理出去了。她站在办公室门口无所适从,就在这时,接待员离开了办公桌。机遇来了。她毫不犹豫地走进里面的办公室,结果,看见经理独自一人在那里。经理很有礼貌地问候了她。她受到了鼓励,沉着镇静地讲述了索赔时碰到的难题。经理派人取来她的档案,经过再三思索,决定应当以德为先,给予赔偿,虽然从法律上讲公司没有承担赔偿的义务。工作人员按照经理的决定为她办了赔偿手续。
但是,由此引发的好运并没有到此中止。经理尚未结婚,对这位年轻寡妇一见倾心。他给她打了电话,几星期后,他为寡妇推荐了一位医生,医生为她的女儿治好了病,脸上的伤疤被清除干净;经理通过在一家大百货公司工作的朋友给寡妇安排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比以前那份工作好多了。不久,经理向她求婚。几个月后,他们结为夫妻,而且婚姻生活相当美满。
你看,挫折真的不会长久延续下去。有位名人说过“没有永久的幸运,也没有永久的不幸”,这个例子足以映证这句名言。挫折虽然令人忧愁,令人不快,甚至给人不断的打击,但挫折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它不会持久存在。
所以那些接二连三地遇到倒霉事件,哀叹自己“倒霉透顶”的人,一定要相信——迟早一天我会转运。
5可以改变的只有我们的看法
要正确地认识生活,还应该善于变换角度看待自己。
譬如照相,同一景物,从不同角度拍摄,就会得到不同的形象。对待生活也是这样。我们应当看到,偶然与不幸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但它仅仅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在我们的整个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欢乐和幸福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去注意它们,而要对自己的一些创痛念念不忘呢?有的人在生活袭来时,就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倒霉的人。其实,事情并不完全是这样。也许你在某件事上是“倒霉”的,但你在其他方面可能依然很幸运。和那些更不幸者相比,你或许还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人。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的确,如果我们以欢悦的态度微笑着对待生活,生活就会对我们“笑”,我们就会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愉快。而我们如果总是以一种痛苦的、悲哀的情绪注视生活,那么生活的整个基调在我们心中也就会变得灰暗了。
我们还可以这样认识顺境和逆境:人们固然乐于接受顺境,不欢迎逆境,但是,逆境也可以砥砺人生,增长人的才干,使人通过破除障碍和不良情绪而得到新的突破与发展,心理达到更高层次的平衡;而顺境,则也可能使人怀安丧志,一事无成。中国古代有个故事,说的是公元前657年,晋国君主晋献公听信夫人骊姬谗言,逼死太子申生,逼公子重耳出逃在外。重耳立志回国继位,振兴家园。后来,他在齐国娶了妻子,又接受了齐恒公馈赠的20辆马车,很感满足。其妻见状,痛心疾首,劝勉他:“行也!怀与安,实败名!”意思是:您且行动吧,满足现状是会毁掉一个人的前途的!重耳从此振作起来,几年后夺回了王位。根据这个故事,人们引申出“怀安丧志”这个成语,告诫人们:迷恋、苟安于享受,就会变成碌碌无为的庸人。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是会互相转化的。面临生活时我们如果能够适当地变换思维的角度和方式,多从其他方面重新评价和审视所遭遇的生活,也会有助于摆脱自己所处的困境。
6一切来自心的选择
大家都热爱自己的工作吗?工作累吗?即使累,然而幸福吗?如果是自己的选择,如果真心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上帝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你愿意在正确的方向付出,只要你愿意坚持,总有一天会有属于自己的收获。
有这样一个家庭,家中的生活一向很拮据,尽管一家六口已千俭万节了,可父母双方微薄的工资才仅仅够糊口,但他们却很乐观,时常鼓励儿女:“孩子们,迎着困难走下去,我们总有办法的。别忘了,我们还有那只玉镯呢。”那是爷爷奶奶的唯一的遗产,孩子们没见过,但妈妈说那可是件价值连城的老古董呢,必须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以用。这给儿女们增添了不少信心:他们毕竟有个依靠。
每到月初,精打细算的母亲便把那叠不多的钱细心地分成一小叠一小叠:这是本月的水费,那是伙食费……最后只剩一两个可怜的裀儿。但是有一个月,母亲怎么分也不够用,因为最小的妹妹也要上学了。父母锁紧了眉头,这钱是如何都周转不过来了。一家人沉默不语。姐姐打破沉默,小声说:“妈,卖掉那玉镯吧。"仍是一片沉默。只见做父亲的掏出自己的一份钱说:“我戒烟吧。”母亲眼里透出了一片感激,接着,读大学的哥哥也退还自己的一份:“我明天就去找个兼职。”于是左减右删,他们还是保住了那生活的唯一依靠。
此后,这个家庭常遇到生活,但父母总是说:“没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决不动用玉镯。”而兄妹们也不再为艰难的生活而恐惧,他们的心里和爸妈一样踏实而有信心:毕竟我们还有个玉镯呢。
直到哥哥姐姐出来工作后,他们再也不用吞咽生活的苦水。母亲打开了那只“宝盒”,令他们万分惊讶的是,里面空无一物。儿女们霎时明白了爸妈的用心。多年来,鼓励他们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的,不是那只价值连城的玉镯,而是父母那比玉镯更有价值的对生活充满信心永不屈服的乐观与坚毅。
回首那段辛酸的生活,回味父母在困境中的乐观与不屈,这对几个孩子来说,它的价值是物质所不能衡量的。带着这种品质,他们将坚定地走在崎岖的人生道路上。
你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动摇。就像挖水井,你首先必需找到你认为有水源的地方,然后坚持往下挖。如果水源离地面50米,你每次只挖到40米就放弃,而去找另一个地方再挖,那么,你不管付出多少汗水,都将会白费力气,最多是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我又多了一次失败的经验。”
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的人们,面对工作上的困难,面对不顺,不要垂头丧气,不要轻言转换工作,再坚持一会儿,霉运就会过去,再坚持一会儿,就会出现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