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谁能有栖栖胆子大?杜贤妃召善郡王侧……
年节一过,初春回暖。
翰林院在派人请示过赵祈后,便将新修订的万民广记呈了上去。
皇上看完只传下一句话,“可留阁借鉴。”
意思就是虽然他还不太满意,但书可以暂时就这样了。
有了皇上这句话,翰林院众都放下悬着的心,随后便各归其位上值,唯有赵祈手里没了差事,看似是皇上没再拘着他,实则真正成了位闲人。
“之前不是说京都外那个庄子里,玩意很多吗,不如我们去那待两天?”
孟初担心赵祈面子过不去,又将自己关书房里,这次她可想不到什么能哄了。
但赵祈却比她想得平静多了,二哥已经回京,朝堂上乌烟瘴气,哪怕二哥和太子明面上都各退了一步,但下面的人可不愿意放过这个能撕下对方身上一块肉的机会,这个时候清闲,不入朝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让元德去安排。”
庄子里地方大,一些玩乐都放得开手脚,“之后让人把孟止也接到庄子上,我还没见过那个机灵鬼。”
可算了吧,孟初都不好直接说,他自己的弟弟都受不了,更何况是孟止那个顽皮的,“他如今正跟着侯小公子读书,好不容易定了心,这个时候把他放出去,我娘可不愿意。”
赵祈也没强求,只是拉过她的手,看她掌心柔软便道:“等到了庄子上,爷来教你骑马,府里还有一匹勒泰马,脾性温顺,品相一流。”
“我不骑。”
话一出口,孟初反而自己都愣了下,“……我自小有些怕马。”
胡说,在去乌州的驿站时,还闹着要喂马,赵祈也没戳破,只是心中思量,栖栖还有什么事在瞒着他呢?
可惜一向计划难定,就在元德把事都安排好,第二日便要去庄子时,宫里突然传话到府里,杜贤妃召善郡王侧妃进宫觐见。
侧妃宫服被怡兰小心翼翼的取出,用熏炉烘了四五遍,唯恐有湿气,连第二天孟初要配的头面首饰,她都先拿出来摆放好了,就怕忙中出错。
孟初原本还有些紧张,但见她和香兰来来回回忙个不停,不知不觉就稳住了。
晚上赵祈还少见的在床帐中,跟她说了些年少旧事。
“杜娘娘待我如亲子,她见你也只当个晚辈看。”
得到消息时他也疑虑许久,自杜贤妃把孟初封良媛送到他身边,再到如今召她入宫,这些都不像杜贤妃往日会做之事。
杜贤妃自然不会有恶意,但赵祈却担心明日还有其他人在场不依不饶,依孟初的身份,跟宫里哪一位娘娘谈尊卑都是自讨苦吃,怕直说惹孟初心乱,便只点到为止——若有万一,反正孟初是晚辈,计较太多,未免有不慈之嫌。
孟初听到一半就觉得睡意越来越重,原本还是和赵祈面对面卧坐在床榻上,最后实在撑不住,直接就歪头趴下去,头一沾到枕头就瞬间入睡。
“……”
他真是白担心了,谁能有栖栖胆子大?
赵祈从枕边拿出发带,帮孟初把墨发大概系束,免得第二日缠在一起,梳头都叫唤疼,明明心里烦乱一团,但不知是不是因为旁边的人睡得太香,他也跟着沉入睡梦中。
长夜漫漫,初春时屋里还是寒气重,角落里炭盆摆着没撤,偶尔能听到屋外风带动树枝的声音。
孟初还是第一次醒那么早,眼看床帐外面朦胧夜色,瞬时一懵。
到底是天阴下来了,还是她真醒早了,难道她内心深处其实也很紧张?
怡兰站在屋门处有些为难。
香兰在旁边劝她:“不然再晚个二刻,才寅时呢,殿下还在屋内,总不能真就不顾别的叫主子起来。”
元德打着哈欠,歪靠在回廊柱子上,自他伺候殿下开始,只有殿下醒了喊他进去服侍穿衣洗漱的,哪为这种事费过心思。
怡兰一跺脚,“我这就进去隔帷帐先唤两声,今日可是要进宫的。”
孟初虽说在宫里待了一些日子,但几乎就没怎么出过储秀宫的门,不知宫里太监宫女有多势力,也就她心宽,成天待在屋子里没想着探些情况。
直到出宫了孟初竟然都没发现,别人要吃腻的鸡丝鱼片粥,就她只见过两三次。
家世低微,又容貌出众,某些人不过从手指缝里漏些银子赏给太监宫女,就有得是人来给她不痛快,病了都得是怡兰去请医女,只是孟初实在迟钝,至今还觉得她在储秀宫那段日子十分安稳,除了无趣些。
她放缓脚步,到屏风处便没动了,刚想开口,突然听到床榻处传来悉悉索索的动静。
“怡兰,掌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