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让朱允炆心头闪过一抹疑惑,同时警觉几分。
不过,很快恢复平静并回答道。
“明天,我们将前往山西,思绪万千难以入睡,故而出门散步片刻。”
刘天禄眯起眼睛思考良久之后,缓缓举起了酒杯。
“此为人之常情。
但大业尚未达成之前,希望朱公子能够少些儿女情长、犹豫不决。”
说罢,一口饮尽手中美酒。
尽管内心充满不屑,朱允炆脸上依旧挂着微笑,双手持杯回敬对方道。
“敬您,刘先生。”
二人共同干了一杯。
刘天禄转头看向朱允炆。
“可能有些信息,朱公子尚不知晓。”
“噢?是何事呢?”
刘天禄浅笑道。
“本来按计划今天我应在豫州道活动,却因为遇见了你而提前改变行程,来到这里。”
你在开玩笑吧?
那根本不是什么偶遇,完全是绑架行为。
朱允炆内心对刘天禄咒骂不已,面上却显得越发好奇。
“豫州道?我听闻豫州道那边最近发生了不少事情,先生是为此事而来吗?”
“算是,也不完全是。”
刘天禄微笑着颔了颔首,又摆了摆手。
“听说大明打算治理黄河,誓要使河流平顺无患。
既然他们决心如此坚定,不吝财力与物力的投入,那我们不妨助其一臂之力,向全天下展示明廷为治河所付出的代价之重。”
看来河道上的种种变动,果然是这班谋逆者的手笔。
长久以来,心中的疑问此刻终得以解答。
崇仰之色,浮现朱允炆的脸庞上。
“先生此举高瞻远瞩,不仅能让朝堂几百万金粮消耗一空,更有可能激发起内部权力斗争。”
听到此话,刘天禄心中亦感到异常满足。
每当忆起明廷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用于调节水流的大坝,在自己精心策划下轻易被摧毁时,那份得意油生。
确实应该让明廷尝尝做无用功的滋味。
紧接着他深沉地感叹。
“中原即将陷入混乱之中。
只有当这块土地动荡不安之时,整个大明才能随之进入真正的纷乱状态。”
眼眸闪烁着思索光芒,朱允炆小声追问。
“那么说来,先生在这场戏里还布下了更多局咯?为了让中部地区动荡,您一定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带着骄傲神色,刘天禄坦率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