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离开朝堂,二人返回徐府路上。
徐康才一脸正色看向苏哲,低声道:“莫要小瞧刘金安。”
“内阁首辅既然敢令刘金安着手此事,且委派你前去,便是早已做好了准备。”
“刘金安从小便跟随其父,学习朝堂之道。”
“其才华未必在你之下,虽未必有你有文采,但在治国之道,你未必如他。”
苏哲闻言,只是一笑。
徐康继续道:“莫要小瞧于他。”
“虽说只是探花郎,但上次春闱状元,都未必有他懂得民生之道。”
“此行,你可有妙计?”
苏哲耸了耸肩,如同先前那般给出答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有什么情况,还是要等到了地方再说。
青州,当真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
而且听任青山那意思,此事已经搁置许久。
想要和那些商贾斗,的确要下不少功夫才是。
“老夫也没法事事帮衬于你。”
“一切,便看你自己了。”
徐康缓缓闭上双眼。
显然,即便知晓苏哲有才华,但在此事,他并不怎么看好。
若是不能安稳度过此关。
日后苏哲想要在朝堂立足,只怕是难了。
不过,至少不会有性命之忧。
……
与此同时,皇宫养心殿内。
“陛下,今日朝堂之上,此事明显是内阁首辅所设之计,针对苏哲。”
“为何陛下,还要答应?”
上官婉有些不解地看向李清寒道。
“朕不答应,又能怎样?”
“此事只怕任青山早已蓄谋好了。”
“况且刘金安,也着实算是最佳人选。”
“济州城与武阳城一事的确不能再耽搁了。”
李清寒捏着奏折,低声道:“此次,你再去跟着苏哲。”
“看看,他是外强中干,还是当真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