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为什么攻城需要征召大量民夫跟携带大量辎重的原因。
没有材料,没有人,就没有制高点。
)
在某些特殊地形下,也可以登上附近相对比较高的地势。
利用制高点,对城池内的人员调动,兵力多寡,守城器械的安排进行全方位二十四小时的观察。
总之就是所有情况都要全面搜集,再汇总到大营里由专业的人员进行分析解读。
通过分析,攻城方会将城池之外的隐藏的防御据点逐一拔掉,进一步压缩守城方的空间。
再接着是填平护城河。
这个需要安排大量的民夫躲在盾牌后面,或者是在各种填壕车的掩护之下逼近护城河,用在边上现挖回来的沙土将护城河填平至普通不会水的士兵都可以过河的状态。
除此之外,攻城方还会在外城墙向城池挖地道。
一般地道并不能挖进城池内部,而是挖到城墙的基座底部,这可以造成薄弱位置城墙的塌陷。
前面的这些准备工作全部做完,
才是试探性的推进攻城。
试探性的攻城不是大军一拥而上,也不是几个城门同时进攻。
通常每一个城门口能面对面打斗的地方很小。
守城的人也不可能贸贸然出来单挑。
所以攻城的队伍有主有次,队伍的大小也是有多有寡。
攻方的士兵民夫在向城墙发起冲锋的时候,会持相应的盾牌掩护自身,降低对方远程打击造成的伤亡;
攻方如拥有投石车、井阑等超远距离打击武器,还要配合对城墙上的守军进行火力压制。
最终的目的都是确保向城墙冲锋的士兵遭到尽可能小的折损。
城墙之下后,两种进攻方式。
一种是对城门进行攻击,另一种是用云梯攀登城墙。
这才进入攻城战最为残酷的阶段。
攻方虽然采取了前面这一系列的措施,但是由于古代技术的局限性,高大的城墙仍然是攻城士卒们难以逾越的天堑。
主攻、佯攻、机动、骚扰等多个层面的战术,调动城内的守军跟着你的节奏走而疲于奔命。
让守方摸不清楚攻方真正的进攻方向。
这些队伍在后面大营将领的指挥下,不断的寻找守城方的弱点,这个弱点可能是城门将领的,也可能是守城将士的,也可能是器械之类的不足。
攻城方在频繁的试探中找出守方的弱点,在守方被攻方调动起来疲于奔命之后,攻城方会选定最终的突破方向,暗中蓄力准备雷霆一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集中所有的投石车全部对准一个城门城墙火力全开。
全方位的云梯登城也同步开始,一旦突破一点,立刻投入后续兵力进一步撕开对方防线上的缺口,同时也吸引更多的敌人来增援,间接削弱其他防线上的力量。
而其他部队则趁机从防御薄弱的地方实现多点突破,然后再将敌人分割瓦解,使防守方彻底崩溃!
基本上只要有一个城门破了。
这座城池就极少有反败为胜的可能了。
从守城一方来说。
在攻城方做第一第二第三以上这些事情的时候,守城方也并不闲着。
城墙上的弓弩手、床子弩、火炮等远程武器会攻击攻城方的一切操作。
还会派人出去骚扰攻城方一切构筑攻城堡垒的行为。
守城方也会沿着城墙挖壕沟,用以切断攻城方的地道,也可能沿着城墙设置水缸,用来随时探查地下是否存在挖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