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的声音落下,会议室内一时间没有别的声音响起,寂静得落针可闻。
不少军官脸上都露出意犹未尽的神情,赵毅的话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这个年代能坐在会议室里的军官们,都是上过战场,从血与火中历练出来的精兵强将。
他们绝不缺少战斗经验,战略眼光与军事远见,只是受限于当前时代的局限性,有些问题不能一针见血的抓住关键。
而现在赵毅这跨时代的一番言论,让不少人都面露思索之色,脑中正在将赵毅诉说的新理念与自己原本的认识观方法论相结合。
“嘶——这话,说得似乎有几分道理。”
“我先捋捋…这特种部队与我之前想的,确实大不一样。”
“小赵指导员,不简单啊。”
会议室内,也有很多之前看不起赵毅的军官们带着惊异之色看向赵毅:
他们没想到这个自己眼中的纨绔二代,在建立特种部队的问题上谈得头头是道,真有几分真才实学在身上。
这一番话,让会议室内不少人对赵毅的态度产生改观。
不过,最先请缨的张德勇依旧对赵毅抱有偏见:
“就怕你是纸上谈兵!”
“赵毅,你说得好听,可没有实际带兵经验,做未必就能做好。”
“张营长,赵毅也是从南方战场前线撤下来的连队指导员,论带兵的经验,他也是不差的。”
会议室内有人替赵毅说话。
他说的是实话,张德勇想不出什么反驳的话,但看向赵毅的眼神依旧不善。
很显然,张德勇依旧认为赵毅是个镀金二代,认为在特种部队训练的任务上,赵毅不如自己。
会议室中央,杨卫国从若有所思的神情中回过神来,抬头看向赵毅。
因为赵毅的背景出身,他很早就认识这个年轻人。
杨卫国知道赵毅绝不是大多数人眼中的纨绔二代,是个合格的战士。
不过赵毅今天这一番言论仍旧出乎杨卫国的意料。
赵毅的话甚至连他都从中得到了不小的启发,肚子里没二两墨水,没有专门研究过特种部队的人,是绝对没有这番见识的。
“说得很好,赵毅。”
同其他人一样,杨卫国简单肯定了赵毅的发言,接着话锋一转:
“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赵毅,你是从哪里了解到这些东西的?”
这句话算是一次简单的背景调查。
问出这句话,说明杨卫国内心已经有意向让赵毅参与到特种部队的建设任务当中。
虽然杨卫国了解赵毅的家庭背景,知道他九成八的概率没啥问题,但作为这场会议的最高负责人,杨卫国仍然需要多问一句。
“这个…我三言两语可能解释不清。”
“这里面有些东西是我从家里、部队里的一些军事书籍中看到的,以及在南方战场面对敌人的武工队时,与战友们一起对敌人的分析,经验总结。”
“还有一些是我自己根据以上,以及国外一些疑似特种部队的新闻情报中推断出来的。”
赵毅开口道,他说的这些,其实就是国家在特种部队建设过程中一点理论发展的缩影,自己这么说绝对不算错。
而且不管是军事书籍,还是在南方战场面对敌人武工队的经验,也都是自身实打实的履历,就算查也查不出问题。
听见赵毅这番话,杨卫国微微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