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军浩浩荡荡地踏入城门,刹那间,如雷的喧嚣声仿若决堤的潮水,汹涌澎湃地奔涌而来。
蜿蜒的街头巷尾,百姓们老早就相互扶持、携幼牵童,怀着满腔热忱,自发地如涓涓细流般汇聚于宽阔的主干道两侧。
一时间,人头攒动,比肩接踵,众人望向城门的眼眸中,闪烁着熠熠光辉,张张面庞都被激动与崇敬之情晕染得通红。
待那威风凛凛的队伍渐近,百姓们一眼瞧见骑在高头大马上的二皇子,身姿挺拔、剑眉星目,周身散发的贵气与英气摄人心魄;身旁的薛将军亦是虎背熊腰,一脸威武肃杀之气,铠甲在日光下折射出冷硬光芒。
刹那间,人群沸腾了,欢呼声如同汹涌的海浪,一波高过一波,排山倒海般响彻云霄。
再看跟在身后的将士们,手中不知何时多了许多百姓们热情相赠的礼物——娇艳欲滴的鲜花、编织精美的腰带、绣工细腻的荷包、香气四溢的香囊。
此刻,这热闹非凡、军民同欢的盛大场景,让二皇子与薛将军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回首过往三载有余的风雨兼程,一路上的艰辛与拼搏,不就是为了能亲眼目睹眼前这一幕百姓安居乐业、军民鱼水情深的画面吗?
与此同时,赵宵廷身着龙袍,负手而立,率领着一众大臣静静地伫立在皇宫的高楼之上。
静静俯瞰着脚下这片繁华祥和、军民同欢的盛大场景,尽入帝王眼底,亦让其龙颜之上悄然浮现一抹欣慰之色。
在京城的另一隅,士卒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回到西山大营报到。
他们身上的铠甲虽带着征尘,却难掩归家的喜悦。
薛将军大手一挥,准了士卒们月余假期,让他们得以与久别的父母妻儿团聚,共享天伦。
而此刻,宫门缓缓打开,二皇子身着铠甲,气宇轩昂,与同样威风凛凛的薛将军并肩而行,身后领着数十位将领鱼贯而入。
他们的到来,令皇宫内的气氛为之一振。
城楼上,赵宵廷目光扫过众人,微微颔首,旋即转身,带领大臣们沿着宽阔的廊道,稳步向金銮殿走去
众人齐刷刷循声望向殿门。
但见二皇子昂首阔步而入,周身似有光芒环绕。
迈入殿中,单膝跪地,声若洪钟:“父皇,儿臣回来了!”
此音一出,赵宵廷此刻哪还顾得上帝王的矜重,匆忙起身,大步流星跨下那高阶玉陛,双手急切有力地扶起爱子,说道:“吾儿,这一路沐雨栉风、翻山越岭,艰辛必多,快快平身。”
二皇子赵锦曦赶忙起身,神色间满是恭谨,声音清朗而坚定:“父皇,儿臣既为皇家血脉,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能为父皇略尽绵薄、分担忧劳,自是儿臣毕生之荣幸,万不敢提辛苦二字。”
与此同时,薛仲礼身披熠熠战甲,威风八面屹立于朝堂上。
甫一入内,目光瞬间锁住人群中的敬国公。
目睹父亲两鬓银丝如雪,在日光下刺目闪烁,恰似岁月以霜刀镌刻的沧桑印记。
薛仲礼心头蓦然一酸,眼眶仿若被焰火烧灼,滚烫发热。
然他深知身处朝堂,礼序如天,于是牙关紧咬,强抑在眶中打转的泪珠,上前一步,单膝跪地,行了个标准的军礼,随后沉声道:“末将幸不辱皇上使命,此番出征,殚精竭虑,与众位将士齐心,鏖战数月,于绝境中寻生机,终斩杀敌军七万余人。
今特奉上匈奴托曼丹岜单于与突厥可汗哥舒丹的人头,请皇上过目。”
言罢,他身后的亲卫抬上两个沉重的匣子,匣子开启,两颗须发凌乱、双目圆睁的头颅滚落,惊得朝堂上一片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