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水,温润的月光洒在繁华的上海滩上,街道两旁的青砖屋檐下,霓虹灯光如流动的色带,闪烁着无限的诱惑。
沈洛坐在江边的茶楼里,低头拨弄着手中的茶杯,目光穿过窗外的湖面,望着远处的轮船灯火。
他的心思早已不在这片灯红酒绿之中,而是沉浸在另一场即将来临的风暴中。
自从沈洛的电影公司在上海滩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资本力量开始注意到他手中那块日益壮大的蛋糕。
公司的电影项目接二连三取得了市场成功,票房和口碑双丰收,这不仅让顾家措手不及,也引起了大批投资人的兴趣。
各种带有深厚背景的投资方纷纷涌来,提出合资、入股、并购等五花八门的合作方案。
办公室里,沈洛的电话从早响到晚,几乎没有一刻停歇。
他看着桌上一摞厚厚的合作协议书,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但更多的则是深思。
他知道,资本的介入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快速壮大公司的资金实力,但也可能会让他失去对公司的掌控权。
对于他来说,如何在资本的诱惑与电影艺术的坚守之间取得平衡,成为了眼前最棘手的难题。
“少爷,今天又有几家银行和财团的代表联系了我们。”
张铭吉推门而入,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他们都希望能够参与我们下一部电影的融资计划。”
沈洛微微皱眉,放下手中的文件:“这些资本方对电影项目本身的兴趣有多少?”
张铭吉顿了顿,低声说道:“他们大多看重的是我们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和未来的扩展潜力。
对于电影的内容和艺术价值,似乎并没有太多关心。”
沈洛冷笑一声:“果然不出我所料。
资本看重的永远是利益,他们只会关注投资回报率,而不会在乎电影本身的文化与艺术意义。”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人声鼎沸的街道,内心一阵思索。
电影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赚钱的工具,更是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的媒介。
他的电影公司之所以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坚持了对电影艺术的追求,融合了现代社会的审美与民国背景的历史感。
然而,资本的介入,很可能让他的电影变成一台无情的印钞机,彻底失去灵魂。
与此同时,在距离沈洛公司不远的金融区,一场关于沈氏电影公司的资本博弈正在悄然上演。
“沈洛的电影公司在市场上的表现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但是我们要做的不是等待他崛起,而是主动掌控他的公司。”
某财团的负责人坐在一张厚重的红木办公桌后,面色严肃。
对面的顾俊一脸冷漠,淡淡地说:“你们想入股沈洛的公司,但沈洛这个人可不是那么容易被资本控制的。
他看似年轻,实际上心思深沉。
他不会轻易让你们插手他的电影项目。”
“顾少放心,”
财团负责人笑了笑,“我们也不是没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