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的启用,令这些人从内心深处感恩戴德,视为再生父母。
毕竟让他们沦为普通百姓,靠勤劳的双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下地劳作,那比有辱祖先还来不能容忍。
所以,每当他们更弦易辙,投靠一个新的胡人政权时,美其名曰“顺应天意,遵从天命”。
通过这些人手里的武器——嘴巴和文章,把陈望“陈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招贤若渴名声广为流传。
阳启这个高车营副统领正好弥补了翟辽的不足,二人配合相得益彰,最终目标就是给高车营这一千蛮族人的心里烙上四个字——忠于兖州。
陈望又收到来自长安的消息,竟然是朱序派人暗中发来的,他此刻已经被苻坚任命为度支尚书了。
陈望不禁哑然失笑,苻坚真是个千古仁君,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一个皇帝。
非要以德服人,不但不杀降将,还把他安排在这么重要的工作岗位上。
度支尚书相对于现在的财政部长,那可是掌握着一个庞大帝国财政收支大权的核心部门,在六部中是最显赫的一个部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怎么可能交给一个异族人,一个降将?
即便是做给那些还未归降的天下人看,笼络人心也不能这么个笼络法吧。
尽管为朱序高兴,陈望还是暗暗责怪朱序贸然给自己写信有些鲁莽,这符合他的性格特点。
自己是万万不能给他回信的,万一被苻坚发现,那朱序的小命就难保了,陈望不能涉这个险。
于是打发掉送信人后,派人请来了陈安。
让他利用在长安的姚硕德跟朱序暗中联系,由陈安的这条暗线来建立联系,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然后再给朱序回信,嘱咐他先保住自己,一切不要多想,更不要轻举妄动,平稳过度,等待时机。
再看了陈安送来的凉州那边柏华写的飞鸽传书,知道陇右形势稳定,一切如故,也就放了心。
也写了回信,嘱咐做好黄河一线的防御,看护好了自己当年留下的土制地雷,迎接未来更加复杂的国际局势。
又想到义子张大豫生性贪玩又有些懦弱,将来怎么能治理凉州,于是又给张大豫写了几行字的嘱托。
一并交给陈安送走。
公元380年,太元五年。
元日节一过,陈望的小学同学,亲密战友王忱丁忧期满,回到了谯郡,继续担任兖州主簿。
陈望心中非常高兴,大摆筵席,率兖州全体文武官员隆重接待了王忱。
王忱虽然相貌丑陋,但他是少有才名,不但在国子学的同学里是最聪明最有才华的一个,而且在大晋名闻遐迩。
他在建康为其父王坦之守孝三年后,又请假休息了一年。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事情,造就了一个成语,更是传遍了大晋上下。
刚来到谯郡任职的卢嘏、皇甫奋等北地士族子弟不太熟悉他,陈望在宴席中对他们讲述起来这个典故。
有一次,吏部侍郎张玄之来到中书侍郎范宁的家中做客。
当时范宁的外甥王忱也在座,大家都是名士,又擅长清谈,于是范宁就命王忱先和张玄之清谈一番,自己在旁倾听。
张玄之早已听说王忱志趣不凡,也很想与他清谈,听了范宁对王忱的吩咐,他就正襟危坐地等着王忱上来和他打招呼。
因为张玄之不但年龄长了王忱十几岁,而且还是出身江南土着高门世族子弟,集“南北二玄”和“江左十贤”于一身的人物。
可是王忱看到张玄之这副装腔作势的样子,心里很不痛快,始终一言不发。
张玄之见王忱并不主动来和自己打招呼,自觉没趣,便怏怏告辞而去。
客人走后,范宁觉得王忱太没有礼貌,就批评王忱说:“张玄之乃吴中(今江苏苏州市一带)之秀,你为什么不和他谈谈?”
谁知,王忱却微笑着说:“他要是真心想和我交谈,就应该专程来找我嘛!”
着名儒学家、经学家范宁非常赏识外甥王忱的这种性格,听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夸奖道:“哈哈,元达风流俊望,真是后来之秀!”
王忱也笑着说:“没有你这样的舅舅,就不会有这样的外甥。这是舅舅教育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