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这世上存在些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人,他们眼红秦毅,就说秦毅之所以专辑卖的好,只不过是会炒作,营销手段高明罢了,论音乐才华,秦毅根本排不上号。
而音乐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属于文艺的范畴。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艺类型的东西,并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好坏。
这种酸溜溜的话,竟然也一直没办法压下去。
现在地位崇高的黄文照都发话了,把秦毅看成是华语乐坛的未来,谁要是再想拿这种话题来黑秦毅,也就不攻自破了。
另外一篇,来自于华夏音乐协会官微发布的乐评,却大大的出乎秦毅的意料。
“秦毅《父亲》这首歌将深沉而又伟大的父爱表达的质朴、真诚而又细腻,仿佛就是写自己的父亲,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
通过这首歌曲让人能够理解父爱,体谅父母的苦心,有助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时间都去哪儿了》庆功会的视频,我们音协很多人都看了。
诚然,秦毅当时发表的言论有些过激。
但他的诉说,却又谈到了点子上。
我们这群人里头,的确有太多人,整天自己不做事,却又见不得真正做事的人好。
对于前沪海音协副主席吴量用三俗来定义秦毅,我们是不认同的。
男女之间的情爱,并不三俗,而是伟大,它本身是值得称颂的。
而且说实在话,秦毅创作的那些歌曲,就算你再怎么挑剔,拿三俗去定义,都是站不住脚跟的,最多也只能说是通俗。
可通俗很多时候,恰恰代表着流行,是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努力的方向。
搞文艺工作的人,不能自己按照自己的喜好,弄点作品出来孤芳自赏。
自己觉得好就行了,不管别人喜好不喜欢,甚至直接把不喜欢的人定义成没品位。
这是大错而特错!
而且能够写出感动千万人的《父亲》来的秦毅,他也不像他所说的那样,他只是想娱乐大众,不想用文艺作品去教育别人什么。
他在教育人,只是教育的方式润物无声,让人不知不觉的接受了。
据移动运营商给出的统计,昨晚七点到十二点的电话通信费和短信费,达到了十亿华夏币之多。
是平时的一百倍,直追跨年夜的记录。
这就是秦毅用歌声寓教于乐的结果,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者种让人不经意间自己感动的形式,远要比以智者和师者的姿态去告诉别人该怎么做要好的多。
华语音乐,需要新生力量,需要秦毅这样有着惊艳才华的年轻人。
只要秦毅愿意,我们华夏音协的大门,永远向他敞开,永远欢迎他加入我们的组织,携手共同将华语音乐壮大!”
看完整篇评论,秦毅也是觉得汗颜。
同时也开始着笔写下一篇博文,打算回应一下。
“今天是个好日子,至少对我而言是如此。
一大早,就接到了《歌声飞扬》节目组打来的报喜电话,说是昨晚节目的平均收视率有2。3%,最高收视率达到了4%。
这个数据所代表的具体意义,我是不太了解,只知道很优秀,破沪海卫视节目的收视率记录了。
紧接着就是三大网络音乐平台上,我的首张专辑,卖到了一千一百万张。
这让我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是能落下来了,嗯,总算是没丢人。
感谢大家的厚爱,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