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人挂枢密使衔,狄青可是前车之鉴,伯纪莫非打算让韩良臣重蹈覆辙?”
官家嘴上调侃,可是以伯纪称呼,就如叫韩世忠良臣一般,亲切之意,不言自明。一文一武,果然是朝堂的两根支柱。
李纲非但没有欣然,反而越发诚惶诚恐。
“臣不敢欺瞒官家,臣有私心。”
“哦!”赵桓大笑,“李相公,你居然能有私心?”
李纲更加惊讶,没想到自己在官家的心里,竟然是道德完人?这么一问,弄得李相公更加惶恐,看起来必须要三省吾身才行,不然如何对得起官家的信赖。
“官家,臣让韩世忠主持河东战局,节制所有文武,除了想快速解围太原之外,臣还有一个打算,臣想设立河北留守司。”
“河北留守司?”
“嗯!”李纲用力点头,“臣反复思量过了,以当下的兵力,纵然能渡过黄河,也没法守卫河北之地。更何况一旦兵力北上,远离京城,开封有再度被围的风险。在几年时间里,朝廷主力怕是没法渡河抗金。但是河北百姓,又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将河北拱手让于金人之手。”
“故此,臣打算设立河北留守司,暂时屯驻大名府,总揽一切军民大权。招募河北义士,整饬城防,刺探军情,以为朝廷屏障。”
李纲说完,便等候赵桓裁决。
这个提议对赵桓来说,可是半点不陌生,这不就是岳飞三条防线论的第一条吗!
毫无疑问,坚固的大名府,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只不过李纲此刻提出来,却是让赵桓有点惊讶,李相公的脾气改了不少,只是这么短时间,如何连才略也增加这么多了?
“李相公,这是你的提议?”
李纲老脸微红,“是,是陈过庭陈中丞的建议。”
“陈过庭?”
赵桓想了半天,才意识到此人是御史中丞,早年忤逆蔡京等人,被罢免官职,后来李纲掌权之后,让陈过庭官复原职,继续担任御史中丞,执掌言路。
宋明两朝,都是文官主导的朝代,文官之中,战斗力最强的就是言官,不说明代那些言官剽悍的战绩,宋代的言官也丝毫不差。
一旦让言官找到机会,立朝几十年的宰执,说被罢免,就被罢免。什么范仲淹啊,韩琦啊,乃至王安石,欧阳修……数得着的名臣,要是没被御史弹劾过几次,都不好意思见人。
而且御史们也都清楚,他们的使命就是像蚊子一样叮人。
甚至还有绩效考评,当了御史,敢不说话,是要交辱台钱的。
说明你不合格!
只不过在赵桓接管朝政之后,对御史半点也不感冒。
非但不听御史的谏言,还以军国大事为由,把御史言官排除在了决策圈之外。
眼下的大宋朝需要的是做事的人,不是说话的人。
基本上赵桓跟几位宰执沟通之后,统一了意见,就颁布旨意,毫无迟滞。
坦白讲,这么干是有违大宋祖制的。
可以李纲为首的诸位宰执,全都保持了沉默,没有谁站出来维护祖制。毕竟祖制吗,不利于我的时候,偷摸改了,有利我的时候,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