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能有这种猜测本身就很离谱好不好
有意思的是孔q这一支。
孔q支是元明清到现在的孔氏家族主支,也就是明清延续到如今的所谓北孔衍圣公“嫡系”。
孔q支上游qf122571共祖3960年左右,时间很长。具体到曲阜孔家这里,孔q支的基因是qf30796,共祖960年左右,大约形成于金朝。
朱元璋紧紧皱着眉头,下意识的问“老徐,啥意思”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是他理解的那样吧
徐达看看天幕,再看看孔希学,肯定的说道“他家不是至圣先师的后裔”
孔希学这时候也顾不得什么文人雅士的风流做派了,用袖子胡乱抹了一把脸,反驳道“这位将军怎么能凭空污人清白”
徐达淡淡的说道“天幕上的仙子说的,什么叫我凭空”
而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历史上关于孔家传承的一个事件孔末乱孔。
相传在南朝刘宋元嘉十九年,朝廷下令免除靠近孔林五户百姓的徭役,这五户充任孔林洒扫户,负责打扫孔林的卫生,代代世袭。五户人家本都不姓孔,按着当时仆随主姓的习俗改姓孔,其中有一户刘姓人家因此改名叫孔景。
到了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唐朝皇室自顾不暇,对孔氏家族的优待也远不如过往,孔子四十二世嫡长孙孔光嗣因此未能承袭文宣公的爵位。
到了后梁乾化二年,孔景的后裔孔末眼见天下大乱,时局动荡,起了谋逆夺位的野心,遂伙同暴徒将生活在曲阜的阙里孔氏一一杀害,最后,孔末又到泗水杀了孔光嗣,夺其家产,取代其位,主孔子祀,俨然以孔子嫡裔自居。
经此事件,曲阜的孔子后裔几乎被杀尽。但孔光嗣有个独生子孔仁玉,此时刚满九月,被其母亲张氏抱回娘家藏匿起来,因此幸免于难。
孔仁玉在母家的抚养下逐渐长大成人,为人严谨,临事果断。
后唐明宗长兴年间,鲁人将孔末假冒嫡裔,窃取官爵之事告之于官府。明宗李嗣源确认属实,于是下令处死孔末,命孔仁玉任曲阜县主薄,袭封文宣公。
孔子家族经历大难后,终于在孔仁玉这一代而中兴,孔氏后人因此尊称孔仁玉为中兴之祖。
因此,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流传着“内孔”、“外孔”的说法。
内孔指国家官方承认的衍圣公后裔,即孔仁玉的后代,外孔即指那些非“圣裔”的孔姓人。
宋濂刚刚惹怒了皇帝,这时候便主动出来解释了一番,试图挽回尴尬的气氛。
但是吧,姐妹们,这件事是假的
没想到吧
因为2008年我国出土了孔仁玉的墓志铭,其中所记载的孔仁玉的表字,袭爵年龄都与“孔末乱孔”史料的记载不符。铭文更没有记载与孔末相关的任何事情,孔光嗣乃正常
死亡,孔仁玉九岁“为陵庙家主”。
而且关于孔末乱孔”,五代乃至宋代文献都没有记载。
“什么”宋濂呆滞了,这还能有假那他刚刚在跟陛下解释什么
不对,这不可能是假的啊
那么,被孔氏族人广泛认可的“孔末乱孔”这一听起来似乎非常可信、感染力超强的历史故事,又是从何而来呢
就是元代立的衍圣公孔思晦瞎编的。
最早,就是孔思晦在自己阙里宗枝图记记载了孔仁玉幼时蒙难之说。
后来明末陈镐撰,以及当时的衍圣公孔胤植重纂的阙里志铭志,以及之后的元史、清初徐乾学所撰的资治通鉴后编都采用了这个说法,因此广为流传。
假的也成真的了。
宋濂人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