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槐点点头,“昨天我岳母哭了许多场,为她早逝的女儿,也为两个孩子。她向我表达了要留孩子在常府,由她来照顾的意思,是她主动提出,我想了想,便没能拒绝。”
“好,孩子跟着外祖母也好,只要二人不受委屈,云将军你怎么决定我都没有意见。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两个孩子虽不是我亲生的,但当时是我救了他们的性命,我养了他们几个月,早视为己出,常府如果有谁敢给孩子受委屈,别怪我我会管闲事,伸手管管他们常府的事。
我这番话,还请云将军一字不落的转述给老夫人和常府的人听,这就是我周玖的态度。”
“周姑娘……我真的谢谢你对两个孩子的用心,你的话,我一定带到,这是你的态度,也是我的态度。
孩子虽然跟着外祖母,但在利益上我不会让常府吃亏,除了亲情在内,还会有等价交换。”云槐眼中都是感动,立即向周玖表态。
“这事云将军你考虑好就好。”周玖点点头,两个孩子放在常府,常老夫人不会计较什么,但难免其他人计较,云槐能考虑到这一点,说明他的确是个有勇有谋的将军,文武全才,心细如发。
“那我们告辞回常府了,客栈你不住了,我们也就不住了。”云槐起身告辞,知道周玖第一天住进院中,还有不少事要忙。
“好,今天事情多,我就不留两位了,你们回南疆以前来院中做客,我亲自下厨做菜备酒为你们践行。”
“一定。”
二人离开,周玖开始像只勤劳的小蜜蜂在院中忙碌。
此时,周家村,周里正家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周里正和吴氏两个默默打量着眼前笑得明艳的妇人,她,圆圆的银盘脸,面上扑着厚厚的一层粉,画着粗黑的眉毛,嘴唇也涂着吃人的红色,头上的发髻上簪了根银簪子,斜面插了朵大红花。
上身穿着红色的斜襟夹袄,下身穿着墨绿夹裤,脚上是黑色棉鞋,从头到脚,一团喜气。
是东楚民间典型的媒婆打扮。
周家如今有了钱财,有了名气,但上门来说媒的人却不多,是因为六个孩子除了还在念书的周小俊,其他全都成了亲,孙子辈又都还小,没到成亲的年纪。
“汪媒婆你是说来我家小俊做媒的?”吴氏一脸平静的问坐在那一脸喜气的妇人。
自家小儿子今年十五,跨过年就十六了,也到了寻亲的年纪,不过,家中早就放出了风声,要等周小俊考取秀才后才会考虑亲事。
“是啊,是啊,周里正和里正夫人两个好福气,不管是女儿和男孩个个都出息,也孝顺。如今又认得好义女,更是名声在外,求我今天来保媒的人家可不是一般的人家。”汪媒婆夸了一通,又有些得意,不过,为了吊眼前二人的胃口,她故意停下卖了个关子,就等两个老的发问她。
果然,她这一说,连坐在一旁的周里正,被药神医告诫情绪不能大波动的周里正都抬起眼看向她。
“是谁家?”吴氏饶有兴趣的问道。
“县城首富白家,你知道不?”
“知道,这当然知道。难道你说的女方,就是白家的女儿?”吴氏点头,她当然知道县城白家,经常来自家玩,儿子的同窗,白家酒楼少东家白凡一族的人家嘛,不过是分支。
吴氏不知周玖与白家的过节,否则她现在立马要起身赶人,哪里还会听汪媒婆在这里说得天花乱坠的。
“是,是白家的嫡孙女儿,今天十三岁,跨过年就十四了,比你家周童生小两岁,年龄上很合适。那孩子长得也好,贤良温柔小意。”汪媒婆夸奖了白琳儿一番。
“哦……你一说,我就记起来了。我家玖儿办进屋酒那天,她和白老爷,白少爷,姜县丞女儿一起来的,我见那孩子,长得是不错。”吴氏点头,这点汪媒婆没有撒谎。
“记起来了吧?那真是个好孩子。而且,我跟你说,那孩子得姜县丞家夫人喜欢,我今天来,是受姜夫人所托才上门来的。你说,你家的面子多大,周童生的面子多大,能得到姜县丞和县丞夫人的看重。”汪媒婆一听吴氏见过,就更来劲了。
吴氏笑了笑,也不反驳她的话,点点头道:“是很有面子。”
“那周里正和里正夫人是对这件亲事看好了?那我回去与姜夫人说说,让白家准备准备?”汪媒婆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想着对方许的十两跑路银子,脸上笑开了花立马问堂上的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