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爷就是不想让你们送,这才悄悄走的,怕看见你们伤心。”
“哎呀,忠亲王怎么就走了呢!”
胤禩在安南省半辈子,这个安南省总督他当得极称职,安南省百姓的日子肉眼可见地好了,安南省百姓都记念他的恩德,胤禩在安南省的威望极高。
忠亲王回京了!
消息在省城传开,好些百姓急匆匆追去港口,码头上的工人都说,忠亲王的船已经走了半个时辰了。
有些百姓开船去追,可民间的船,哪里比得上商船,一个个都垂头丧气地回来。
“忠亲王回京了,回京也好。忠亲王家里人都在京城吧,他年岁也不小了,该回去养老了。”
“咱们安南省的学子们努力读书啊,以后考去菁华大学,也能去京城给忠亲王磕头。”
安南省刚上任不久的总督是乌拉那拉氏家的子弟,他有些惊讶,没想到忠亲王在安南省有如此声望。就这,远在京城的皇上竟然还不担心忠亲王造反?
呵呵,造反?胤禩若是有造反的工夫,早去海外弄块地,自己当皇帝了。
胤祯刚从叶尼塞河回京,他一回京就去雍亲王府找四哥:“我年岁也不小了,蒙古那边的事您叫弘晖另找个人去巡视嘛,偏叫我去,我这把年纪了,弘晖也不怕我这个十四叔累死在半路上。”
雍正笑道:“你才四十多岁,怎么说得好像跟你四哥我一个岁数似的。”
“我跟八哥也没差多少岁,八哥都带着儿子回京养老了,我怎么就不能倚老卖老?”
雍正顿时笑了:“胤禩在安南省待了二十多年了,弘喜到了该大婚的年纪,他不回来,弘喜的婚事都不好办。”
说到侄子们的婚事胤祯一下来劲了:“五哥家的弘晊,七哥家的弘晫、弘昕,八哥家的弘喜,九哥家的弘希,还有十哥家的弘暾都到岁数了,都还没定人家,不如今年选个秀?”
“不
选。而且,你说得不对,五弟家、十弟家的孩子都有人家了,只是没对外说。”
“谁家的?我怎么不知道?”
“娶的不是满洲贵族,都是普通平民家的姑娘,听说是在菁华大学读书时认识的姑娘。”
胤祯觉得没意思,一屁股坐下,叹道:“四哥,你有没有觉得,咱们爱新觉罗家跟满洲八大家族结亲的人家变少了?”
“挺好,上行下效,咱们皇家以身作则,民族融合政策推行得就会更加顺利。”
说起兄弟们的孩子,雍正微微皱眉:“十二弟的四阿哥没了半年了,这半年十二弟告病在家,门未出一步。两月前朕回京,请他前来,他也称病推了。”
说起十二哥,胤祯也叹气:“十二哥子嗣艰难,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偏偏一个都没能养活,十二哥如今也快五十了,还没有一个继承香火的,太难了。”
雍正:“十二弟有两个女儿年纪还小,若是一直没有儿子,两个女儿选一个留在家,招婿上门也可继承爵位。”
“四哥你跟十二哥说了?”
雍正只是跟十四说说,哪里敢跟十二弟说。
“也是,这话四哥您还是先别说吧,叫十二哥听到了只会更难受,以为咱们兄弟笑话他生不出儿子来。”
雍正的兄弟们,除了老八只有一个独子之外,其他兄弟各个都是多子多孙,偏偏只有胤裪,好似撞了邪一样,子嗣艰难至此。
想到撞邪,雍正想到了九弟妹:“胤祯,你说,十二弟家两个闺女送到胤禟府上养几年如何?”
“恐怕不太妥当吧,九哥和九嫂少在京城,他们不是全国到处走,就是在天津,要么在长福庄,哪里有空给十二哥看孩子?”
胤祯话这样说,但四哥的话他还是明白的:“四哥,你觉得九嫂命好,能帮孩子挡着些?”
雍正没有明说,他只道:“咱们这一代,要说命,你觉得谁的命数最强?”
“那……肯定是九嫂,九哥在上书房读书时还比不上咱们兄弟,就因为娶了九嫂,如今都成铁帽子王了。咱们其他兄弟都还只是亲王,他们家倒是好,铁帽子王就有两顶。”
啧啧,什么时候想起九哥来,胤祯都羡慕得很。
雍正笑道:“别羡慕了,你就说朕提的法子靠不靠谱吧。”
“不靠谱,九哥九嫂没空,十二哥肯定也舍不得两个小格格。”儿子一个都没养活,到如今养活了二个格格,大格格已经嫁了,膝下只养着两个小格格,肯定不乐意。
“回头问问十二弟吧。”雍正道:“大哥快回来了,八弟也在路上了,快中秋节,咱们兄弟们聚一聚,把十二弟叫出来。他若是不来,咱们去他家找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