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齐永林看了一眼桌子上的报告,缓缓起了身,拿了起来仔细阅读起来。
秦大军汇报道:“从审计来看,交通工程公司的大额资金的往来手续都是合规的,但是我们发现,在铺路碎石的采购上,参与供货的三家供应商,注册的地址都是一个地方。”
齐永林看着报告,又随手放在了桌面上,就道:“三家企业都在同一个地方?也许这个地方产碎石嘛,只要是手续合规,也不能说明存在什么问题。”
领导,手续合规价格还要合理才行,我们发现这三家碎石企业的报价,都是围绕交通工程公司发布的最高价来的,从三份报价协议上来看,这里面绝对是有猫腻的,我们初步分析,三家供应商应该是认识,然后和工程公司的人相互勾结,中饱私囊、吃了回扣。
齐永林倒是保持了清醒,就提醒道:“老秦啊,你干审计多年,应该知道,这个时候关键是看证据而不是看猜测。”
秦大军就有些为难地道:要说证据,领导,我们审计局只能将线索移交给纪委或者地区公安处,靠我们审计的力量,可能无法做深入的调查。
齐永林抚了抚眼镜,额头上川字纹又深了一些,心里暗暗地想,如今纪委的王忠强和公安的周朝政,很是明显地倾向于钟毅,这个线索拿给他们最多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反而会不了了之。思考了一会,齐永林道:“老秦啊,我看还是你们审计机关直面问题的好,抓着这个线索不要放,要见人见事,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到企业实地看一看嘛。深挖细查找到更多有力的线索,保障财政资金每一分钱都要花到刀刃上啊。”
秦大军原本认为,只要有了这个线索,就可以通过公安口子上直接查下去就会有收获,毕竟干部怕纪检、老板怕公安。也只有应了下来,让审计部门通过多方手段尽快挖出蛀虫。
齐永林在陈东富出事之后低调了不少。仅仅靠猜测就对交通工程公司采取调查措施,会让钟毅觉得自己在和他唱对台戏,从钟毅对陈东富的处理上来看,还算厚道,所以两人还没有到剑拔弩张的时候。
秦大江出了门,齐永林就在机关食堂吃了午饭,休息了会就算着时间到了
花园酒店。钟毅下午要组织召开地区思想建设工作会,将不能陪同企业考察团。
郭志远和邓牧为将钟毅送下了楼,钟毅感叹道:“这些企业家以前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如今个个都是腰缠万贯的成功人士,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是时势造英雄啊,这说明我们坚持改革深化开放的道路是正确的。和大家交流,我有一个感受啊。同样的环境和条件,老邓、老郭,换咱们干企业肯定没有他们干得好啊。所以咱们得政府只管提供政策和环境,怎么做企业,人家才是内行啊,教企业家办企业属于班门弄斧。咱们啊搞工业区的建设和国有企业的管理,要真心拜群众为师、诚心向群众学习、虚心向群众求教,一切改革的推进,都离不开群众的力量,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钟毅的这个体会是有感而发,一直以来,地区各县还有着一种思路,像管理国有企业一样管理民营企业,各种大盖帽时常对企业开展指导,这就衍生出了吃拿卡要的不良风气。
正闲聊着齐永林就昂首阔步地走了过来,钟毅上前与齐永林握了握手,就道:“永林同志啊,这些企业家里面不少还是有实力啊,都说咱们靠老乡、广东靠外商,这些老乡就是咱们的宝贵财富,只要能把企业留下来,能为地区发展有利,我们思想可以开阔一些。我看了内参里有些地方的做法,对于一些拿出真金白银的民营企业家,可以拿出职位来,以企业家副职的身份吸引投资嘛。”
钟毅说的这个话题,是在个别地方,对于投资较大且符合条件的企业家,聘用为不占用编制的副乡长或者副镇长。这个政策争议不小,特别是一些思想不够解放的地区,总认为这是封建社会的买官卖官。而在一些思想开放的地区,企业家也看不上这个所谓的副乡长或副镇长,所以这个政策并没有大规模地推行。
齐永林对这件事并不看好,也只当钟毅随口一说,但还是微笑着与钟毅交流了几分钟。在外人看来,钟毅和齐永林之间是关系融洽,相互支持的好搭档。
两点钟,企业家们都下了楼,到了花园酒店的大厅处集合,齐永林邓牧为与大家握手之后,就往平安县进发。
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波“下海经商”潮出现,千千万万不甘心“捧铁饭碗、拿死工资”的年轻人一头扎进了商海,“我们下海吧”已经成为流传在年轻人之间最具蛊惑性的试探。这批企业家,算是第一批开始下海淘金的人,他们鼓足勇气离开体制时并不被看好。
当初之所以离开原因各异,但大多数要么是和领导不和、要么是因为特定的原因犯了错误,其中因为计划生育要了二胎的是占多数。看准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商机主动下海的只占很少的比例,无论何种原因下海,当初都不被看好,如今几年时间返回家乡,不仅有警车开道,还有地委书记、行署专员亲自陪同,这让企业家们有了荣归故里衣锦还乡的感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这些人只是第一批下海的人里面的佼佼者,大多数普通人还是如一粒尘埃,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