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店和北场的官场、南场的纺织场、还有六大船厂的岁入,合计应该不足八百万两。」
「也就是说今岁的税收合计在一千九百万两左右,田赋不到六千万石……」朱由检皱眉。
「应如是……」董应举作揖回礼。
面对这样的赋税,朱由检表情不太好看。
天启五年时,大明岁入一千四百万两银子,八千万石田赋。
天启六年时,大明岁入一千六百万两,六千九百多万石田赋。
到了天启七年的今年,岁入一千九百万两,不足六千万石田赋。
这个规律下,天启五年反而成了大明财政最好的一年,而从田赋骤降和税收增长的情况来看,大明正在从重田赋的财政转变为田赋和税收均衡的财政局面。
「还是得加大推动的速度……」
朱由检舒展了眉头,脑中不断的想还有什么可以增加税收的东西。
不过他想来想去,实际上也只有矿税和契税,商税、以及酒税罢了。
四者中,酒税已经在进行中,估计明年开始就能征收,而契税虽然存在,但征收的一直不严。
所谓契税,便是相当于后世对签订书面合同的交易,朝廷根据金额征收百分之三的税收。
只是自张居正去世后,这类交易税名存实亡,其中百分之九十都逃税逃掉了,然后剩下的百分之十,也是百不解一。
哪怕地方有在收税,但朱由检从每岁的户部上疏中能清楚的看到这税收数量并不多,多半不是进入地方官员私人腰包,而是充当地方财政经费。
这类交易税,朝廷能得到的比例不过是应有数额的千分之一都不到。
按照朱由检前世所看史书中,茅元仪调查过后的结果,严格的执行契税,完全能获得五六百万两的收入。
不过、有一点就是朱由检要考虑的,那就是禁止民间土地买卖。
如果禁止了这点,那么契税基本上就是针对城镇人口的税收了,因为买卖房屋店铺最好收税。
只是以大明眼下不足人口百分之十的城镇化,或许契税的收入会打个三折,只有一二百万两的岁入。
至于矿税……这是朱由检最头疼的一点。
拜他皇祖父万历所赐,矿税这两个字简直比屎还让人觉得恶臭。
朱由检如果打出收矿税的名号来收税,天下百姓能把他老朱家从朱由检骂到朱元章去。
怎么把矿税的收取影响降低到最小?这点朱由检已经有想法了,无非就是矿铁官营罢了。
和盐酒茶一样,直接收归朝廷,这么一来就是朝廷内部在玩了,朱由检就可以把官民矛盾转化为反腐问题。
倒是最后的商税,如果盐铁茶矿都官营,那么商税的收取直接定为十税一就足够,而所有杂项都要废除,田赋也直接调整到十赋一。
眼下的百姓压力,主要还是在杂项上,杂项的存在,让本来只需要承担3%赋税的百姓,直接拔高到了15%~20%。
更重要的是,杂项大多进入了地方胥吏的腰包,这点是朱由检最无法容忍的。
「一步步来,明年先解决酒课司的问题……」
眯了眯眼,朱由检心里有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在十年内把以
上的财政问题都解决。
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大明的税收完全可以达到五千万两银子,如果农民把粮食直接以银子的方式来交,免去折色的环节,那大明的税收能达到八千万两银子。
不过、这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大明流通的银子规模,不足以让百姓每年拿出八千万两银子的现银来交税。
也就是说、在满足以上条件下,朱由检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货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