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家兄朱由校百度百科 > 第两百三十章 西北的恶劣环境(第2页)

第两百三十章 西北的恶劣环境(第2页)

这还仅仅是军事上的角度,如果从经济和人口,那更加不容乐观。

自唐朝后期以来,河西的大部分地区先后被吐蕃、党项统治过,中原还没开始大规模人口迁移,这些少民就占领了河西。

河西人口分布经过多年少数民族族统治,河西呈现出与中原不同的文化。

这些文化就导致了,河西当地的大量少民实际上是偏向关外居多,对大明也有不小的提防,而在河西的汉人,对陇山以东的汉人也有不小的歧视。

如果要迁移百姓前往河西,并且大量开垦的话,孙传庭的建议是,以朝廷之力,迁移人口百万,耗费粮秣数千万石、耗力三年,或许能开垦百万亩水田。

但如果走陆路运粮,从山东、南直隶,河南运粮前往河西,三千万石或许只能运抵八百万石……

“河西的局势如此复杂,倒是超出我的预想了。”

当孙传庭信被人送到燕山大营的时候,朱由检只是看完了其中军事的注解,便知道了大明想要治理河西的困难程度。

如果说在孙传庭看来、河西的困局只是解决当地的矛盾,解决运粮和迁移百姓的问题,那在朱由检看来,这些实际上都不是问题。

当地的矛盾可以用军队威慑,迁移百姓在大旱之下也不需要用暴力手段,运粮也可以用有轨马车来运粮,大旱之下有的是劳动力。

这三点在朱由检看来都不是问题,他唯一看完这封信后的难点,是在于孙传庭对河西走廊的气候描述。

后世的四百毫米降水线和两百毫米降水线,朱由检虽然记得不太清楚,但也知道前者在河西能抵达兰州一带,后者更是可以抵达嘉峪关附近。

但是在孙传庭的描述中,这条降水线,最少向东推移了最少两百公里。

因为他信中有一句话,“国初嘉峪关一年有雨十数次,随后逐次减少,唯正德、嘉靖年间略微增加,而后如旧。”

孙传庭的这句话里,正德到嘉靖年间,朱由检如果没有记错,是明代中后期唯一的小温暖期,但远远不如后世。

整个世界的气温在骤降,而大明更是因为地缘季风等多种气候问题,比世界各国表现的尤为严重。

朱由检记得没错的话,在1627年到1680年这段时期,两京十五省的气温比起后世要整体低上三度。

两三度的偏差,看上去并没有多么冷,但平均气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偏差一两度都是非常巨大的影响。

这两三度的偏差,代表的是降雨带南移,北方降雨量急剧下降,冬季冬雪不足,导致冬小麦无雪覆盖被冻死无法越冬。

夏季气候干燥导致蝗虫卵孵化成功率剧增,蝗灾肆虐。

所以、如果河西的降雨带东移数百公里,那么就代表这个时期的河西,是绝对不可能像后世一样,开垦出四千万亩水田。

数百公里的东移,可能代表的就是上千万亩田地不适合屯垦耕种。

想到这里、朱由检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毕竟四千万亩和三千万亩的差距,所代表的的是能支持三万铁骑和十五万民夫出塞六个月,横行西域一千二百里的近千万石粮食。

哪怕这些粮食不用来支持远征,放在当地也足以养活上百万人。

“必须得搞清楚河西之地到底有多少人……”

想到这里、燕山大营御马监书房内的朱由检放下了孙传庭的手书,对门口的锦衣卫招呼道:

“传满桂前来!”

“是……”听到朱由检的话,门口的锦衣卫立马派人去通知还在燕山大营休整的满桂。

过了一刻钟后,满桂纵马来到了御马监衙门后院门外,随后翻身下马,着一身圆领袍走入院内,不等到门口就听到了朱由检叫他进去的声音。

“殿下……”

满桂进门的第一件事便是行礼,而朱由检则是隔着屏风对他道:

“进来书房坐下,有些事情需要交代你。”

“末将领命。”满桂应下后走进书房,随后一屁股坐在了已经摆放好的椅子上。

从击败巴约部开始算起,满桂已经两年半没有回北直隶了,尽管上次见面是几个月前,但他的模样不难看出,这段时间他十分劳累。

“你回燕山大营四天了,听大宁三卫的指挥使说,前段时间你没有休息好,因此我也没有传唤你。”

“现在看来、你似乎还应该再休息一段时间,不然怕是还没去到陕西,人就累倒在半路上了。”

朱由检调侃中带着关心,满桂闻言也是扯起笑脸道:

“毕竟要交接大宁三卫的防务,眼下三卫调离,辽东便只有三十四营了,浙江和山东各有三营不能调动,东军都督府在辽东变只有七万步卒,三万铁骑了。”

“怎么不够吗?”朱由检倒是不担心辽东的事情,三十四个营别说防守辽东,就是进攻眼下建虏的临时国都乌拉城都足够了。

“自然是够的。”满桂爽朗一笑,并说起了东军都督府的战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