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走进不科学起点 > 第四百四十九章 我徐云从不开挂(第4页)

第四百四十九章 我徐云从不开挂(第4页)

教科书上轨道的形状,都可以用波函数表达出来。

然而波函数是复数,复数是有虚部的一一这里指的是粒子运行轨道,不是杂化轨道。

所以目前优化波函数的常见方式是取模,但这种方法有个很致命的特点:

它会丢失部分简并信息。

比如对Σ1241超子来说,它的m取正负1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但m指的是质量,质量怎么可能是负的呢?

如此一来,就会导致旋量波函数的上下分量的波函数空间分布不同。

此前提及过。

数学方向上没有问题的理论,不一定能够成为物理上的公理,例如M理论。

但物理方面符合现实的理论,却必然要符合数学一一再不济也是暂时不符合数学,但将来必定符合。

因此对于那些丢失部分简并信息的粒子来说。

当它们在数学领域出现了无可修正的误区的时候,就所以必然要使用另一种框架。

不过一般情况下,这种特殊粒子非常少见。

目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微粒一一包括亚原子在内,有且只有七枚:

N1675。

Σ1241。

N1880。

Ω2380。

Ω2470。

△2200。

以及Pc4457。(可见pdglive官网)

而眼下的基础微粒数虽然才61种,但根据衰变参数和极点结构却可以分出大量的分支:

比如∧超子就有23种,编号跨度从1380一直到了2585。

而∧超子所隶属的重子又有八种。

例如N、Ω、△等等。。。。。

这些亚原子粒子零零散散加在一起,总数足足有9643颗一一这是CERN的官方数据,搜索pdglive即可查阅。www。

因此在时间相对紧迫的情况下,威腾等人便下意识忽略了这个小概率的情况。

这不是说他们能力不足或者马虎大意,而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这种低概率情形的优先级非常靠后。

比如此前提及过许多次的自旋,比如说空间角分布的态。。。。这些都是需要考虑到的细节。

其实不止是威腾,徐云自个儿也纳闷呢。

他一开始压根没去想这个细节,他考虑的是能不能从全同效应入手,争取计算出一些那颗未知粒子的属性。

结果不知咋回事。

在某个很短的时间里,他的脑海中跟冒了奶似的啥都想不了,就偏偏想到了孤位基矢的畸变的事儿。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灵光一闪吧。。。。。。

总而言之。

这个疏忽虽然没那么明显,却险些致命。

好在徐云提了个醒,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