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二战美国太平洋战争 >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第1页)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第1页)

本间说不要打,不是说打赢了,正好相反,是输惨了,输到他只能暂时罢手:无论正面还是侧面,每一仗都打得超烂,烂到没有底线,简直是深不见底。

日军在巴丹的失利,是太平洋战争开始以来,日军在陆地进攻中遭遇到的第一次严重挫折。日本人不知道麦克阿瑟还能在巴丹抵抗多久,相比战场上的得失,他们显然更害怕巴丹防御战在精神上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力。

自举行马尼拉入城式以来,本间的第14军司令部一直被喜悦所包围,此时又像霜打的茄子一样,重新陷入登陆前的那种僵尸氛围,并且与原先相比,气氛变得越加紧张压抑。

对盟国方面来说,巴丹抵抗则犹如一针强心剂。罗斯福对菲律宾的抵抗表示感谢,并承诺会尽美国所有的人力物力,为菲律宾夺回他们失去的自由。

可是罗斯福承诺的并不是现在,而是将来。美援完全沦为空头支票,岛上弹药和食物的消耗却在与日俱增。因为难忍饥渴,多数士兵只能靠采食甘蔗充饥。

打猎和钓鱼成了美菲军的一大“副业”。就连吃不惯菲律宾食品的美国大兵也入乡随俗,他们原先对狗肉和猴肉连碰都不会上去碰一下,现在也顾不上这个忌讳了,能拿来果腹就行。一名吃惯“山珍海味”的美国兵说:“只要不是人,我什么东西都可以吃。”

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军人们的军装已经破到了不能再破的地步,一个个衣衫褴褛,犹如刚刚从丐帮里走出来。

所有这些都还有办法克服,难以克服的是疾病的困扰。丛林中少不了蚊虫叮咬,偏偏撤退时,记得带蚊帐的人又很少。长期的营养失调,使得人们的体质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自然而然地减弱,疟疾由此开始流行,而能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奎宁眼看就要用完了。

第14军情报中的一项“官兵健康状况差”竟然在这个时候应验了,部队战斗力被大大削弱。到2月中旬,美菲军的非战斗减员已接近百分之五十,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

人们的失望情绪逐步蔓延,士兵们不仅诅咒敌人,也开始诅咒和辱骂美国政府。他们用粉笔在自己的头盔上画着“V”字,那不是代表胜利,而是代表炮灰。

一首二战中最动摇军心的歌谣不胫而走:“我们是巴丹的苦兵卒,是巴丹的私生子,我们没有爸,没有妈,没有山姆大叔。”

哼唱着这些歌谣的士兵会咧嘴嬉笑,只是那种嬉笑比哭还难看,就像是临终的梦呓。

望着士兵们消瘦的身体和绝望的表情,麦克阿瑟心痛不已,但他职权有限,并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来改变这一现状。

有一个人终于忍不住了——菲律宾总统奎松。

人无刚强,安身不牢,或者换句话,想谋求国家的政治独立,就甭指望靠别的国家来保护你。作为政治家的奎松也许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他只是没有这个能力。

奎松曾当面问麦克阿瑟:“你认为菲律宾独立十年后,会有自我防御能力吗?”

麦克阿瑟肯定地说:“我想不可能。除非你能在十年内每年拿出五百万美元,组建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军队。”

菲律宾穷得要死,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钱?于是奎松便走了另外一条道路,他邀请麦克阿瑟到菲律宾担任军事顾问,帮他建立一支瑞士式的后备役军队。

菲军尚未组建成功,日军就打过来了。处于国破家亡的关头,奎松不胜其忧,而让他备受刺激的,还是收听美国的广播讲话。他能够明显听出来,美国政府最关心的始终是欧洲战争而不是与日本人的战争,与之相应的,则是这边美援不见踪影,那边军火源源不断地被运往大西洋彼岸。

菲律宾此前一直自认为是美国的“女儿”,双方亲得不得了。可到了危难关头,这种关系好像生分了。给奎松的感觉是,美国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念完经就解聘和尚,完全是过河拆桥啊。

什么东西都能打折,唯独感情不能打折。奎松为此激愤不已,他对麦克阿瑟的情报官说:“不要再张口欧洲、闭口欧洲了,我受不了!美国真是岂有此理,他的女儿(指菲律宾)正在遭受暴徒的强奸,而他充耳不闻,老为一门远房表兄(指欧洲)的命运操心。”

用菲律宾当地俗语来说,奎松的国家正在被“刷去”,也就是边缘化。这种被遗弃感很快就被日方掌握。本间开始大打攻心战,马尼拉广播电台不停地播放歌曲:“不管你们怎么等,船儿它也不会来。”

东条英机也趁机过了把戏瘾,由导演直接变身演员,亲自走到前台,通过广播向奎松保证,日本将承认菲律宾是“大东亚共荣圈”中的独立国家。

在此之前,美国已允许菲律宾自治独立,但附加了一个时间表。现在日本连时间表都没有,立马就许诺可以为之免费赎身。

奎松于是给罗斯福写了封信,信中他建议美国宣布菲律宾独立,之后菲律宾将在外交上持中立政策,同时解散自己的军队。这样一来,日美两国军队就都可以撤走了。

奎松的潜台词是,日子天天过,怎么过不是过,强国之间打架,为什么非要把我们菲律宾夹在中间当牺牲品?对不起,不陪你们玩儿了!

麦克阿瑟听到此事后大吃一惊,急忙进行劝说,但在奎松解释其写信的本意之后,就不再吱声了。

奎松说,他也知道这事不靠谱,可现在不是你们美国不给援助吗?我这是在用激将法!

在内心里,麦克阿瑟其实也有着和奎松一样的抱怨,特别是在彻底搞清楚华盛顿方面的真实想法之后,他十分沮丧。所谓欧洲第一,菲律宾被边缘化,不就意味着他所负责的菲律宾战场不再是中心舞台了吗?麦帅哪受得了这个,他忍不住跟着大发牢骚:“英国佬有头,我们只有小尾巴。”

麦克阿瑟不仅默认了奎松给罗斯福写信,还应奎松之请,给美国陆军部发去了一份巴丹的军事形势报告。

奎松的亲笔信犹如炸弹一样落在了罗斯福的办公桌上。罗斯福大受震动,他在私人日记中写道:“奎松未免太天真了,日军会真的认可菲律宾中立吗?”

罗斯福断然否定了奎松的建议,同时亲自担保,将对菲律宾负起责任来。

正如奎松对麦克阿瑟解释的那样,他并不相信日本人会放过菲律宾,这么做,无非是要测试一下罗斯福,看他是否真的口头不似心头,已经完全背弃了自己做出的承诺。

罗斯福相当于山盟海誓一样的担保,让奎松放下心来。与此同时,罗斯福也看到了麦克阿瑟发来的报告。在报告中,麦克阿瑟问道:“我这个司令部随时都有被完全摧毁的可能,你们必须做出决定,我是迎合奎松总统呢,还是继续进行战斗?”

看这样子,好像是真撑不住了。罗斯福便试探着授权麦克阿瑟,允许他安排美菲军投降。

麦克阿瑟不过是与奎松一唱一和,对罗斯福进行激将兼恫吓而已,可没半点要缴枪或投降的意思。为避免总统误会,他赶紧复电罗斯福:“我打算在巴丹岛战斗,直至毁灭,然后在科雷希多岛同样也会这么做。”

到这个地步,还说美国存心要抛弃菲律宾似乎有些过分,说实在的,罗斯福不是不想进行援助,而是在日军的猛烈进攻和封堵下,援助物资实在是过不去。

其实,在西南太平洋的盟军各个战场中,巴丹已经算是一枝独秀,其他地方没有一个不处于风声鹤唳之中,新加坡更是岌岌可危。

进攻新加坡的,是后来被称为“马来西亚之虎”的山下奉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