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神秘的姑娘,十年来的寄信人,刚刚把一张明信片投入信箱。她一路散步回去,踏着夕阳的余晖,望着远处未知的定点,带着一脸的茫然和释然,轻颦浅笑。想着这些年寄出去的信和明信片,他都收到了没有。如果他收到了,他是怎样的心情呢;如果他没有收到,虽然失落,但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给他寄过去。这个习惯,已逐渐成了星珊的精神寄托。毕竟她无亲无故,一个人活着太孤独了,她希望有一个人跟她分享自己的多愁善感,而且那个人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心爱的人。
一如往常,星珊在天黑之前回到小茶馆。这是一座木制的阁楼,早上做茶市,下午休息,到了晚上,会有一些时间充裕且稍有消费能力的人来这里闲坐、品咖啡、聊天。茶馆较清闲的时候,星珊常常望着木桌边人走茶凉,难免会陷入缠缠绵绵的感慨中,不由自主地在脑海里勾勒出她所经历的过往的画面。就是在这样一种满怀伤感的情绪中,星珊握起笔在本子上写出细腻的几行字。这些一横一竖躺在本子上的文字,只要看起来够豁然,就有幸被星珊撕下、折叠、小心翼翼地装进信封,寄给青君。她总是避免把太悲伤的情绪寄给青君,因为青君是她最爱的人,她的爱总是那么小心翼翼。
后来,星珊接到一个陌生的来电。一个陌生的声音说:“你好,我是青君。”
星珊握住话筒,迟迟未说话,最后她以一声“哦”开了口,声音微微颤抖。显然,在此之前,她还不能确定是不是真的会有这一刻。星珊已经辨认不出青君的声音了,十年里,他的声音变得浑厚了许多。其实,他的样子也随着岁月的推移变得成熟了许多,只不过星珊还没来得及意识到这一点。
她继续听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我一直都收到了你的来信,可是,请问……”青君无意识地拖长了“问”的尾音,却不好意思接着问下去。在知道自己没有猜错对方是个姑娘的时候,青君已经有些许莫名的兴奋,面对给自己写了多年书信的姑娘,自己却说不出她的名字,他想,姑娘肯定会很失落。又由于他那终究掩饰不住的好奇心,便脱口而出一句“请问”。电话的另一头,星珊更是用力地握紧了听筒,此时的她站在窗边,灯光与黑夜如海洋般在她的眼里闪成了一点一点朦朦胧胧的光晕。她尽量缓和着声音,说:“嗯……我是星珊。”
“星珊?”青君努力地回忆名字里有“星”字或“珊”字的朋友和亲人。
“小珊……你是小珊吗?”
“是的,我是小珊。你……记起我了吗?”
“嗯,我记得……”青君当然不会忘记,他永远不会忘记十几年前搬到他家隔壁的邻居,他的青梅竹马——星珊。
童年时代的青君和星珊是邻居,也是同学。那时候,星珊跟奶奶两人一起生活,她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一年到头与星珊的唯一联系只有寄钱。父母把钱寄回来给奶奶,供祖孙俩的生活以及星珊学业。为了让星珊能与青君结伴去上学,星珊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比其他孩子提早了两年,也就是说,青君比星珊大两岁。
青君还记得,他第一次问星珊“你叫什么名字”时,星珊望着他时天真无邪的笑容,她清澈如水的眼睛,她干净甜美的嗓音。
她说:“我叫小珊。”
“小珊你好,我叫青君。”
“小珊”是奶奶这样喊星珊的,后来青君也这样喊她。即便上学后知道了原来小珊的全名叫星珊,他也没有改口喊她的全名。因为全世界只有他和奶奶喊她小珊,青君觉得这样有亲人的味道,而且是独一无二。
慈祥的奶奶很博学,她教星珊如何培土、种树。有一次,青君和星珊在青君家刨了一个洞,种下了他们的第一棵小枫树。奶奶让他们不要经常给小树苗浇水,不然它长得不强壮。那时的他们还只是小孩,哪里管得了这些道理,每天放学后都要偷偷地给小枫树浇上哪怕一点点水。他们享受这种栽培生命的乐趣,尤其是青君,他喜欢跟星珊在一起。每次看着眼前这个可爱开朗的女孩,他的心就像被含在嘴里的棉花糖,温热到溶化。
为了能争取更多跟星珊腻在一起的时间,青君决定带着星珊走过整条长长的枫树街,到街上每一个可以游玩的角落。街头的石凳,街尾尽头的小井,长着青苔的石阶……他们走着,坐着,说着,笑着……夕阳剪出两个孩子美美的剪影。但那时候的他们还不知道,夕阳能如此美。
青君也依然清晰地记得,大概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每天放学后和星珊一起,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的时光。
他们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叫《飘零雪》,讲的是小女孩小兰被送到大山里,跟牧人爷爷一起生活的故事。在那座大山里很少有树,经常看到的是一大片绿草如茵。到了冬天,就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到处一片白色。青君和星珊都十分向往他们悠游自在又充满情趣的生活。无论是寒冬的早晨,爷爷用火炕给小兰烤得热烘烘、香喷喷的面包,还是夜晚小兰从小木房的窗口望见的充满梦幻色彩的夜空;无论是小兰与牧童阿郎一起躺着吹风又起来奔跑着追逐的草地,还是清晨梦醒后能够听到的清脆鸟声……
自由而不寂寞。宁静孤独而欢乐。
在《飘零雪》大结局那年的春夏之际,青君与星珊去了野营。由于怕家人担心,他们只去了离城里很近的郊区。那里有一片草坪,草坪中间有个小湖,湖边长着一棵不知名的树,他们就坐在树荫下。青君玩儿起了捏泥巴。星珊穿着一条白色的碎花裙,怕弄脏了,就没有跟着捏泥巴,她四处采花,然后摆弄着他们的午餐——竹筒蒸饭。这是星珊奶奶的拿手菜,还有两碗清汤,也是奶奶一大早起来准备的。星珊逐样把它们从保温盒里捧出来,摆好。保温盒的最底层,放着奶奶前一晚亲手做的红豆糕,这是青君自认识星珊后最爱吃的甜品。
在午饭前,青君把刚刚捏好的作品展示给星珊看。
“小珊,你看!我为你捏的城堡。”青君转过身,一座“泥巴城”映入眼帘。城里有宫殿,有花园,有大大的草地,城外还有高高的围墙。
“好严实的城堡呀,可是,为什么送给我呢?”小珊又惊喜又疑惑。
“这样可以保护你。”青君说这句话的时候,整个人看起来变得很深沉,他微微扬起的嘴角透露出一些想法。星珊的父母不在她身边,她在学校被人欺负,都是青君替她出头。她曾告诉青君,晚上睡觉的时候,尽管握住奶奶的手,还是会做噩梦。梦见大灰狼闯进她的房间里,把奶奶吃掉了。它虎视眈眈,锋利的牙齿上还滴着鲜红的血。在每个被噩梦惊醒的夜里,星珊都全身冒汗,当她看到安详地躺在身旁的奶奶并听到她清晰的呼吸声时,心跳才渐渐平静下来。给星珊建一座城,就算外面有成群的狼都不怕了。青君是这样想的。
“我可以在里面养小狗吗?还有你平时最喜欢逗着玩儿的金鱼,还有会唱歌的鸟儿和会跳舞的松鼠,还有……”星珊一边细数着,一边围着“泥巴城”走了一圈,脸上露出和以往一样天真无邪的笑容,神色里充满了向往。青君幻想的念头也被燃烧起来。他说:“还要在城里种满一整片的枫树林,我们骑着马在漫天飞舞的落叶中穿梭,跟小鹿赛跑!”
“好,我会把我的小马训练得比你的快!”
“好啊,等着看咯!哈哈……”多么美好的城堡啊!青君再把目光投在小珊欣喜的脸上,青君心里暗暗幻想着,如果真的可以当她的国王……
野营的午饭过后,他们期待着“泥巴城”快点儿干透。小孩子就是喜欢为自己的小小成就而欣喜若狂,尽管最后他们什么都不能带走,但至少见证过两个人最真的梦。
青君说:“我带了口琴,把《天空之城》吹给你听。”
小珊安静地听着,感受那吹动着的头发和裙摆的风。风又抚过了青君的脸,他认真的样子很好看。青君也很陶醉,陶醉在自己的口琴声中,陶醉在星珊的聆听中。
突如其来的雷雨打破了他们沉醉的氛围,青君迅速地拉起星珊的手跑到不远处,刚好那里有一间旧房子,没人住但关着门。他们并肩坐在门檐下,躲过这一场下得无奈的暴雨。
玩儿了一上午的星珊大概太累了,很快就挨着青君的肩膀睡着了。青君还醒着,他侧过脸来能闻到星珊的发香。他一边轻轻抹去刚才在雨中奔跑时散落到星珊头发上的小水珠,望着前方正被大雨哗啦啦冲毁的“泥巴城”,一边在心里默念:总有一天,我会为星珊建一座真正的城堡,一座陪伴她、守护她终生的城堡。
两个人快乐的时光一直延续着,直到星珊15岁。那是一个黄昏,放学后,星珊没有跟青君一起回家。她预感家里发生了不祥的事,想赶紧回家看看。
然而天意弄人,她在回家的路上居然看见了青君,他牵着一个女生的手。他们走在前面,夕阳勾勒出他们优美的轮廓。星珊无暇欣赏眼前尽美的一幅画面,她绕过另一条街,终于在天黑前回到家中。可惜没来得及见奶奶最后一面。
外面的天空还伴着夕阳余晖,屋里的天却塌下来了,星珊心里也暗下来了。她没有去找青君,而是自己躲在房间角落里哭了一夜,不知道是因为无力,还是无望……
“后来呢?后来你去了哪里呢?”刚刚听说奶奶去世的青君追问着。
“去了南方,去找我爸爸妈妈。爸爸以前的工友是个善良的叔叔,他告诉我,我的爸爸去当矿工很久了,不幸身亡。后来都是叔叔给我和奶奶寄的生活费,于是我就留在他那里了。”
星珊还告诉青君,有时候她在那个叔叔的小茶馆里待得太久了,就拿着自己在茶馆打工的积蓄出去旅游一趟。她到过很多大草原,因为草原的辽阔更能让她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孤寂。她喜欢这种自然的真实感。旅途中有好看的风景,星珊都用相机记录下来了。拍得特别有触感的画面,星珊就把它们做成明信片,都寄给了青君。
星珊没有告诉青君,她想跟他分享所有她喜欢的东西,因为青君是她最爱的人。
那种感觉就像青君小时候想跟星珊天天黏在一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