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
内阁值房俨然已是大清的指挥中心,各地消息如同雪片般传至此处。
有好,有坏。
好消息有两个。
一是清军在西北取得一场久违的胜仗,虽然秦州仍被吴三桂的叛军控制,但亲临秦州坐镇指挥的平寇将军卓布泰向朝廷发来奏折表示,城中叛军虽仍有万余,存粮却只够叛军支撑两三月,只要能阻止叛军自汉中方面的来援,卓布泰有把握破城。
前提是叛乱的甘肃、陕西各府州县能尽快平定,否则围困秦州的大军也要面临断粮之危。
陕西总督白如梅上折子说兰州系甘肃得失关键,而西北如今已无兵可用,独平凉王辅臣一军。
因此白如梅希望朝廷能够调王辅臣率部收复兰州。
燕京方面担心王辅臣有叛降吴三桂之隐患,为防万一不准白如梅所请,只另派理藩院尚书明安达礼为西北经略,前往尚未沦陷的甘州调集四府营兵并边墙驻防旗营全力收复兰州。
明安达礼也是八旗老将,其是科尔沁人,隶蒙古正白旗,曾多次参与攻明战事。
入关后随征李自成,又平定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叛乱,还曾于顺治十一年于黑龙江的呼玛尔城围攻罗刹军,因受阻于坚城火力及后勤困难被迫撤兵。
顺治十五年以安南大将军驻荆州,不久率师东下支援江宁,败郑成功军于扬子江口,回朝后先后任兵部、吏部、理藩院尚书,戎马一生,以折冲御侮之才,擅长军事,是个让燕京上下都极为放心的中流砥柱人物。
为加强明安达礼的指挥权,鳌拜以小皇帝名义下旨着西北巡抚、提镇、都统以下将军悉听明安达礼节制,兵马粮饷也都听明安达礼调发,“一切应行事宜,不从中制”。文武各官由明安达礼自行选用,吏兵二部不得从中掣肘;邻省用兵,应当救援的,酌量策应。
也就是给了明安达礼在甘肃百分百的权力。
另外从征召的八旗包衣健勇中拨了3000人交由明安达礼带往甘州。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东南耿、郑内讧导致围攻杭州的耿精忠被迫撤兵,这让浙江方面的清军得以大喘气,现浙江绿营和驻防八旗在杭州将军图喇指挥下渡过钱塘江向绍兴、宁波一带的叛军发起反击。
平南将军赖塔也领八旗健勇进驻湖州,欲从严州、衢州一线攻打江西境内的耿军。
眼下战况尚不明朗,总体利好大清。
坏消息是中路战场征南将军达素急报,叛军主力自荆襄北犯,为阻叛军挺进中原,达素亲领主力前往邓州御敌。
鉴于叛军来势汹汹,兵马甚众,达素希望朝廷能够征集更多援军至河南,防止叛军有偏师穿插其后方,封堵黄河各渡。
燕京真的征召了一支援军。
在各处告急无兵可用情况下,兵部郎中党务礼奏请选拔八旗家奴中的健勇者从军,鳌拜采纳了党务礼建议,三天就从在京王公大臣府上征召了三万多包衣健奴,同时又从京畿皇庄、内务府属包衣各佐领征召两万,配属一些侍卫、亲军拢共六万人。
兵有了,谁来指挥却是大问题。
鳌拜手中已经无人可用,放眼燕京能用的只有一個被强行赋闲在家的安亲王岳乐。
这个岳乐不仅是太皇太后的敌人,也是鳌拜的敌人,因为岳乐反对八旗圈地,甚至在先帝顺治在时曾主张将圈占的旗田还给汉人,并在主政期间大胆启用汉人,提拔了不少汉官,直接触动了以鳌拜为首的上三旗利益。
因而一些对岳乐心怀不满的八旗官员说安亲王是小太宗。
加之顺治在时对这位堂兄极为器重,甚至还准备将皇位传给他,这就导致太皇太后布木布泰在儿子驾崩后,第一时间联合四大辅臣剥夺了岳乐一切权力,强行圈禁在家。
然而大清如今已经风雨飘摇,鳌拜手里能用的人都派了出去,总不能将这支好不容易拼凑的包衣大军交给一毫无领军经验的人吧。
先前妥协用了康亲王杰书的教训血淋淋的摆在那。
一些官员也上书建议启用安亲王岳乐,宫中对此不置一词,可能那个老女人知道外面已经乱作一团,不启用岳乐极有可能导致大清亡国。
但究竟用不用岳乐,决定权还在鳌拜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