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王听着王后和宸霆两人剑拔弩张,争的面红耳赤,想起宸渊说过的话:
“不管父王再怎么想念母后,都不许这么早去陪母后,不准丢下宸渊一人,父王若一直在,宸渊就算不做太子也高兴。”
有野心有欲望的人无数,可王位只有一个。
为这至高无上的权位,君臣无忠义,夫妻无恩爱,兄弟或反目,父子也成仇。
古往今来,这样的事情历久弥新,不奇怪。
所以,他心爱的太子宸渊才格外与众不同……
“寡人……很累了。若非要在今日论出个结果,就由众臣决定吧。”
“陛下的意思是……让众臣来选择?”
王后试探的问道。
“是,就由众臣自己选择表决吧。众臣的决定便是本王的决定。”
“陛下,这可使不得,臣虽然同意将军提出立王储来稳内朝,但由臣子们举手决议王储人选,这实在——”
“本将军觉得这很公平。”
王后轻扯了一下嘴角,她心里清楚宸霆的党派大概有哪些人,可宸霆恐怕不知道她为了夺权做了多少准备。
“公平?将军功勋无数,在朝又多少载?宸允不过二十有四,不结党不营私,如何敌得过将军?”
王后驳道。
“王后不必再多言。”宸王道,
“支持雷霆将军便站在殿右侧,支持大王子宸允便站左侧。”
大臣们心下都打着鼓,一时间无人敢妄动,深怕自己站错了位。
“臣站大王子宸允,大王子是陛下骨血,如今年纪尚轻,但未来可期,更何况有还有王后娘娘教导。”
右相刘茂带了头。
吴常跟上,“臣也支持大王子。”
有人带头,后面的人做起选择来就容易多了。
宸霆是武将,愿意跟随他的自然是武官居多。
不到半柱香,除宸霆和大王子外的五十位朝臣都做出了选择,结果令人哗然,支持王后与大王子的有二十一位官员,支持宸霆将军的仅有八名武官和四位文官,剩下的都没有做出选择。
以晏左相为首,各个都是过了五旬六旬的老臣。
“晏相,您这是什么意思?”
王后质疑道。
晏左相道,
“臣等都是从陛下登基以后入中央为官,如今皆已两鬓发白。”
“若陛下退位,臣等请愿退朝还乡,新王是大王子也好,将军也好,臣等已经没有参与选择的意义。”
“老臣与左相想法一样。”
“老臣也一样。”
“老臣也是如此。”
这一个个……老东西。
元银瑶心里骂着他们,但也未真生气,这些老东西说的也没错,待宸允继位,这些老东西自然是要被换掉的。
二十一和十二,胜败已经显而易见。
“陛下,结果已经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