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心中虽然不忍,可是也没有阻止朱元璋发号施令的意思,他有自已的理智。
相对比张无忌而言,汝阳王则淡定的多了。
他心中毫无波澜的看着前方的战况,毕竟经历了无数战争,他不会因为有人伤亡就生出怜悯之心,尤其在这种时候,怜悯之心只会拖累战争的胜利。
不只是对这些民夫,就连对元军,汝阳王也并没有太多感受,一将功成万骨枯,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须要有人牺牲。
当然了,汝阳王从不惜命,也在随时准备着为大元朝廷献出心脏。
面对明教的箭雨,人多势众的元军终于缓慢的突破到了望楼近处,只有二十步距离了,他们在浓烟中高举盾牌,拼命抵挡着箭矢。
“撤退。”
朱元璋知道时候到了,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一百名弓箭手从二十座望楼中翻身而下,他们身手矫捷,和地面的二百名弓箭手汇合后,一同往山道上撤去。
朱元璋自然也混杂在其中,身边有毛骧护法,一同往山上撤去。
元军顿时感到压力一减,纷纷放下盾牌,往前冲去。他们分成两拨人,弓箭手上望楼,步兵往前继续冲击,将朱元璋以及身边的三百名弓手往山上逼迫。
此时,爆炸声竟然再度袭来。
汝阳王睁大眼睛,看着这二十座望楼竟然几乎同时爆炸,木屑石块纷飞,再度重创元军的前方部队。
明教竟然在望楼中提前准备好了火药,在撤退的同时点燃了引线!
“够狠,看来他们是破釜沉舟了,张无忌竟然如此有决心,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想当年项羽大杀四方,也是二十出头的年纪。”汝阳王心中想着,不由得对张无忌的决心高看了一层。
唐洋在山间接应朱元璋,看到望楼爆炸的这一幕,心中一阵滴血,这些望楼是他和朱元璋依水而建,其中多少心血和物资的投入,他完全清楚。
张无忌之前的部署,让唐洋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可是亲眼看到这一幕,依旧大叫可惜。
山间还有六七十座望楼,和前线的这些望楼一般,都存满了炸药,随时准备阻击元军,唐洋暗叹一口气,迎接朱元璋等人后,避开雷区,一同上山,固守山道上的多处望楼。
元军的进攻可谓是步步荆棘,刚才前方再度引发爆炸,他们的伤亡已经达到了三千人之多。
汝阳王听着传令兵的汇报,毫无意外,攻山和攻城一样,都有着差距很大的损伤比例。
三千人的数字,在他眼中只是个数字罢了。
汝阳王并没有慌张,因为他知道,自已的火炮营的三十九台火炮,等待前方开路完毕后,就是它们发挥威力的时刻了。
到了那个时候,他会把战损比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