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10万两银子的税,和12万石的公粮。
若不是汤和提醒,林牧还不会这么快就查看县衙的账簿,发现不了如此巨大的亏空。
好在这些判官、主簿们都无需吃饭,一目十行扫过一遍账目之后,大致情况已经有所了解了。
“无常爷爷,这事情说起来他是这么回事。”
林判官解释道:
“咱们澄安县土地肥沃,共有良田90万亩以上,若按照亩数来交税,单是这90万亩良田,一季便可产170万石粮食,朝廷征税只收12万石公粮上去,已经算是轻徭薄赋了,这赋税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林牧一听,老朱这税收的确实已经很低了,一般而言税赋三七开,百姓7,朝廷拿3。
到了老朱这里,百姓拿11,甚至是12,自已才拿1,真不算多。
可既然如此,府库中怎么会没粮呢?
问题就出在了封地上!
澄安县原本是一块完整的区域,但因为吉安侯陆仲亨和淮安侯华云龙的到来,他们的封地也被封在此处。
这样就把一个澄安县切割成了三部分。
侯爷们封地的税赋,自已收,自已用,不用上交朝廷和县衙。
原本陆仲亨和华云龙,各被赐予良田5万亩,二人合在一起便是10万亩的良田不用交税。
可是,这些年伴随他二人吞并土地,澄安县超过60万亩的良田,都已经到了这二人的手中。
而仗着身为公侯,封地不用交税的律法规定,这60万亩良田的税收便全都被免去……
如此一来,整个澄安县的税赋收入大大减少,可这公粮和税银,却又是非交不可的!
年复一年,县衙里就算有再多的库银和存粮,也早已经消耗一空了。
继续把账簿翻下去看,林牧发现澄安县百姓们实际上占有的良田,不到30万亩,可是每年却还是按照80万亩的数字在向朝廷上交粮食和税银。
这就出现一个逆天的问题!
亏空的那50万亩良田的税,本该两个侯爷交才对,侯爷们无需交税,反而是澄安县衙每年在帮着他们交。
如此一来,澄安县一年要多支出去十余万两银子和粮食,哪里还有闲钱?
林牧可算知道这个县令有多难当了。
怪不得前面那四任县官来了,都因为贪赃枉法被老朱剥皮而死了。
他们来到地方上,一不敢得罪权贵,二不敢得罪上司。
就这样,还得交税,交不上税老朱更不会容他们。
如此一来,四任县官全都昧了良心,朝着最弱小和无辜的百姓们下手。
收重税!
贪赃枉法!
欺压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