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日截止到晚上入夜前,韩佑花出去了六万七千贯。
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大量的米面、布料,百姓日常所需被送到了城北。
姬鹰带领着一群匠人和百姓们迅速搭建了一条长达近一里的简陋大集,就沿着官道。
残龟、周衍两位王爷的身份在那摆着,不少商贾和世家还要给几分面子的。
坏消息也有不少,又下大雪了,陆陆续续从各下县来了一些“流民”,人数不多,几百罢了。
能安置,吃顿好的睡一觉,直接上工,问题是礼部那边直接摆烂了,出现流民本来归他们管的。
韩佑骂了半天,一问之后才知道,礼部就这样,什么事都是职责之内的事,什么事也都可以是职责之外的事,如果有什么事和他们有关,但是别人愿意接手,那他们就不需要管了,多做多错,少做无错。
以礼部的角度来看,流民出现了,韩佑安顿完了,等同于没有流民。
不过这些流民所说,又有两处下县受灾了,连日积雪,压塌了不少民宅,眼看着到年关了,这两处下县的粮价越来越高,官粮是放了,不足数,居住在城外的百姓要是本来就没积蓄,房子还不能住,只能成为流民往京中跑。
韩佑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越来越多的折子送到了京中,都是各道受灾的事。
古人最怕这个,也最忌讳这个,如今是新君刚登基的元年,各地受灾这么严重,很容易被人联想到“上天警示”这种事上。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本来韩佑就有点心情不爽,一个京兆府衙役跑回来了,老韩惹事了。
韩百韧上午去的京营,带着几个户部主事开始查人头,一开始还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结果查了一会后老韩到底暴露本性了,将三个总旗,一个校尉,一个副将全挂旗杆上了。
查出问题,禀报朝廷,这才是正规流程,不能凭着韩百韧的喜好做事。
现在又是韩佑执行“取而代之”计划的关键时刻,可想而知很多朝臣和世家子会拿韩百韧这事大做文章,
老韩也是个人才,给弓马营那么多人挂旗杆上了,入夜还没回城,带着几个户部官员又去其他京营营区了,估计晚上就住在人家营区了,也被真的查出答案被别人给刺了。
韩佑思来想去,本想过去一趟,又想着自己当儿子的去给老爹平事,老爹面子很容易挂不住,索性忙活自己的事了。
入夜的时候韩佑查看了一下账目,物资收购进展不错,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带着人回韩府睡觉了。
一夜无话,第二日韩佑起了个大早,换上了衣服,准备上朝,一是在朝堂上为老爹平事,二是和该和群臣们见见真章了。
这次韩佑没有走“特殊通道”,老老实实的站在宫外,和群臣一起等着开宫门。
宫门打开后,韩佑跟着文武们往景治殿走,到了台阶下面,站在兵部将领的队伍最末。
这期间,文臣那边根本没人多看一眼韩佑,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韩佑心里知道,就这群和没事人一样的文臣,其中少说三分之一都恨不得要自己死无全尸。
眼看着快要鸣鞭了,工部尚书周正怀突然走了过来。
好歹人家是尚书,几个兵部将领让开了位置。
“何苦,何苦呢。”
能干到尚书,哪个是消息闭塞之辈,哪个又是愚钝之辈。
昨日韩佑派人大肆收购民生物资,周正怀岂会不知,又岂会猜不到韩佑要做什么。
“退一步海阔天空。”
周正怀也没刻意压低声音:“你韩佑再是本事大,又能善待多少百姓,你韩佑就是再是善待百姓…”
老周回过头,朗声道:“那些祖宗蒙羞恬不知耻下贱至极尸位素餐天打五雷轰死无全尸全家死绝的畜生们,都等着看你的笑话。”
文武侧目,明白了,老周一如既往的挺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