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是五大诸侯王在大夏周边厉兵秣马,摩擦不断。
晋国跟皇帝索要粮草。
齐国国君占据泰山行苑,逾制祈福。
楚国在江东私募兵勇,一年两次南征均告捷报。
总之没有一条对大夏有利的喜讯。
面对皇权的不断下滑,姜沉鱼心中纵有千头万绪,也难理清分毫。
她能怎么办?
大夏军神宇文博业已年迈,即便勇武不减当年,却也难以一枝独秀,盖压四海!
丞相赵斯纵有韬略,却也难以招架晋国的胁迫。
否则,那自己就上演武场竞技了!
文武双翼,日渐孱弱,愈发乏力。
有那么一瞬间,姜沉鱼倒有些想念秦峰。
“陛下,臣以为我朝当推行以工代赈,鼓励民夫开凿一条洛京直抵嘉陵江的大运河,加强与下游楚国的商贸往来。”
说话之人是大夏朝廷的大良造,杨文昭。
杨文昭这次是具表上奏!
他所奏之事,满朝文武官员,可谓是旷古未闻。
开运河!
在这个君权神授的时代便是忤逆天地的大不敬之事。
然而,姜沉鱼却是在眼前一亮之后,不假思索道:“准!”
“陛下,不可!”
“此举有伤人和,有损天道,更是对山海神祇的大不敬。”
“陛下,臣附议。”
“臣也附议。”
大殿之内,决断多数官员倒戈。
甚至被女帝视作心腹的丞相赵斯也搬出了保守的‘神灵’之论,有违大夏的江山社稷。
好吧!
姜沉鱼心底一阵失落。
她拿起御案之上杨文昭的奏章,凝目扫了个大概。
便愈发的爱不释手。
杨文昭,治世之大才!
以工代赈,可谓超凡脱俗。
开凿运河,更是开天辟地。
如此豪迈之举,竟然是从一位务实的士大夫口中说出。
反观那些人头狗脑的百官。
食君禄,肚大腰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