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闻檀的全部 > 第274章(第1页)

第274章(第1页)

>

赵翊无奈地笑了笑,觉得世事难料。谁能想只是一时隐瞒身份罢了,事情却层层叠叠,到了今天这般难以解释的时候呢。也不知她得知了真相会不会生气。

方才那位娘子在的时候,赵决就在外看着,不敢进来,也一直没得到兄长的召见。如今听着兄长的话,方才明白,这位谢家娘子恐怕是极得兄长的重视。这大乾朝最尊贵的女子,说不定就要诞生了。

秋夜寒寂,旷古的星子洒满了夜空,谢家的马车匆匆地跑过了甜水巷,朝着谢家而去。

第99章

寒夜的深巷中,有一家馄饨摊子开着。

竹竿挑着一张已经泛黄的旌旗,上书‘宋家馄饨’四个字,店主挑了两只大木箱,一只烧着热水,一旁备着碗筷,另一只正在做馄饨,案板上做好了许多白胖的馄饨,旁侧有十多个陶瓷的小罐,里头是虾皮、茱萸、芫菜、胡椒等各种香料。

一旁支着三四张小木桌,只有一位客人坐在桌旁。

此人甚是奇特,戴着一顶斗笠,只能看到一半瘦削而下巴弧线优美的脸,气质凝肃,手肘以银扣的麝皮护腕包裹,身后还站着两个挎刀的大汉,一看就来历不凡,却一言不发地,等着一碗馄饨送上来。

烧着的热水腾起朦胧的雾气,店主揭开木盖,浓郁的水汽和羊骨髓汤的鲜香弥漫开来。雾气散去,只见翻滚的浓汤中滚着十多只馄饨,店主用竹制的笊篱将馄饨舀到碗中,舀了浓汤,加了各式各样的香料,最后又洒上一把芫菜,才端到了客人面前。

他并未因为客人的奇特,而有什么惧怕或者谄媚,只是笑着说:“客倌,我这宋家馄饨,已经在此开了十多年了,用料都是最好的,是远近闻名的好口碑。客倌是第一次来,吃了便知了!”

赵瑾没有说话,垂眸看着眼前的这碗馄饨。

汤浓馄饨饱满,清香的芫菜,咸香的虾皮,升腾的雾气浸润了他的睫毛。

他从筷筒中拿出一双筷子,一只木勺开始吃起来。

有个随从快步走来,在他面前站定,拱手禀报道:“指挥使,谢家娘子的马车出来了……朝谢家回去了!”

赵瑾眼神一冷,他追查谢昭宁至此,这谢氏药行附近却十分奇怪,探子有去无回,根本无法深入。他正欲以令牌调遣皇城司军队之人前来,却看到几名玄衣斗笠之人朝州桥而去,他带人追了上去,但这些人过了州桥就直朝着御街去,很快就混入了人群之中。赵瑾立刻意识到,这些人就算真的是罗山会的人,也不是要紧之人,而是故意来引开他们视线的。

在此前,他查谢昭宁还不过是随手一查,但遇到了这桩事,赵瑾越发觉得谢昭宁的确可疑。

他握住了一旁的佩剑起身,扔了十多文银钱在桌上,朝着巷子口走去,低声道:“追上她,若发现可疑之人,格杀!”

他一动,暗巷中立刻走出了许多皇城司之人跟在他身后,阵仗不可小觑。

店主的馄饨摊在此开了许多年,许多人都闻名来吃他家馄饨,大小官吏都见了不少。但是见这般多皇城司的人,也吓得腿有些发软,连桌上的银钱都一时不敢去收。

赵瑾纵马穿过巷口,马蹄声隆隆,离谢昭宁的马车不过是丈长的距离,眼看立刻便要追上了,可却在拐角要进入御街的地方,被从另一条巷子中跑出来的马匹拦住。那马被主人勒住,高高地仰头嘶鸣,此处处于御街拐角,并无许多人,赵瑾看到来人的脸时,眉头轻皱,此人生得端胡须,方正的脸型,正是冯远!

冯远乃何人,他可是贴身保护君上的殿前司副指挥使,等闲之事绝不可能让他出动的!

他立刻勒住了马,后面皇城司众人皆都停了下来。他问道:“冯指挥使,您如何在此?”

冯远微微一笑道:“二郎君,谢家娘子并非谋逆之人,您不必在追查下去了。”

赵瑾眉头一皱,冯远为什么会专门来告知谢昭宁之事?

其实他自然知道,凭借谢昭宁的智商和身份,她自己定不会是乱党。但是他怀疑谢昭宁出于某种原因在隐藏一些乱党贼子。其实已经不是怀疑,赵瑾几乎是确凿大相国寺周围必定有古怪了。

但是冯远是跟着君上出生入死之人,赵瑾也不会对冯远不敬:“冯指挥使,我知道谢昭宁不是逆贼,但这谢氏药行附近,竟然连皇城司的探子都不能入内,定有势力在此为乱。我是奉了君上之令追查,你只说一句让我不必追查,恐怕我一时难从!”

冯远也有些无奈,他本想着将二郎君引走就是了。二郎君极得君上器重,未来恐怕有旁人想也不敢想的大前程,旁人并不知晓二郎君为何到现在都未封郡王,他是知道的,所以绝不敢冒犯。可是二郎君聪颖至极,竟察觉了他们的意图,引到一半突然返还,还探查到了谢家娘子离去一事。为使二郎君不再追查谢家娘子,他也不得不出面了。

他缓缓道:“这是君上的命令。”

赵瑾心里一震,竟然是君上的命令!可随即他更觉疑惑。为什么不追查谢昭宁,竟然是君上直接下令?君上难道与谢昭宁相识,这怎么可能呢,君上日理万机,而谢昭宁不过是个小官之女,他这想法实在是荒谬了。

但冯远对君上忠心耿耿,绝不会假传圣旨,且君上的话他都是毫无疑问地听从的。

他终于听从了,道:“臣明白了,不会再追查她了。”

冯远甚是满意,二郎君聪明至极,武功亦已是数一数二,颇有君上年少时的风采。君上说过,假以时日,二郎君必能成为足以支应山河的人才,更何况二郎君还有个最显著的优点,那便是对君上无比的忠诚。他道:“君上还有旨意,派您去四川协助四川经略安抚使平匪乱。”又笑说,“二郎君,您若凯旋,皇城司指挥使一职便尽在囊中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