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真能再搞到药,我还送你一张自行车票,帮你把‘三转一响’都配齐全了!”
李子磊一听,立马精神抖擞,拍着胸脯保证说:“厂长,您就瞧好吧!”
“这半个月里,就算是硬抢,我也要从那大夫那儿抢几粒药回来!”
下午时光悄悄溜走,眼看就要下班的钟头。
陈主任屋里的小助手,跑到李子磊那里传达个口信。
说是大门保安那里有电话,提到了一位梁姓的女同志正找他呢。
李子磊心里一亮,估摸着是梁拉娣有啥事情。
他没多耽误,先跟陈主任简单打了声招呼。
接着,二话不说,脚底生风直奔工厂大门而去。
远远地,就瞅见梁拉娣亭亭玉立在门岗旁,瞧见他走近,还笑着摆摆手。
“来,咱找个清净的地儿说说话。”李子磊推着自行车,靠近后笑眯眯地说。
阳光暖洋洋,微风不燥,两人漫步到一条小河岸边停下了脚步。
李子磊掏出根烟点上,带着点好奇问:“这才刚分开没多久,咋就找上门了?有啥着急的事儿吗?”
梁拉娣抿着嘴笑,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没啥着急的,就是想过来熟悉熟悉路。”
“哎哟,我还当你有火烧眉毛的事儿呢!”李子磊乐了。
“害我一阵风似的赶过来,对了,你是怎么到这儿的?”
“搭公交车来的,我办了个月票,一个月才三块钱,挺划算的。”梁拉娣笑着说。这月票啊,就是一次性买一个月的。
月票还分学生票和大人票,价钱不一样。
学生的一个月只要两块钱,大人的则是三块,这说的是普通的。
要是去郊区的单程月票,得要三块五。
最贵的是那种哪儿都能坐的通用月票,一个月得掏五块。
李子磊听了点点头,指了指河边一块大石头,“咱们去那边坐坐呗!”
李子磊说:“给你换工作的事,我已经找人帮忙了,等你正式转正,事情就能办成。”
“那服装厂在东交民巷,离南锣鼓巷大概十里上下,骑车过去要半小时。”
“就是那管理上严了点,专给大领导做衣服,不像机修厂那么自在。”
那服装厂啊,做的衣服都是给大领导穿的,级别不够高都穿不上。
梁拉娣又惊又喜,笑得眼睛弯弯:“真没想到你动作这么快!太棒了!”
“能重新干回我的老本行,就算厂里规矩多些,我也乐意。”
“那里肯定有很多手艺特别厉害的老师傅,我还能跟着他们学不少技能。”
“而且,我不用从零开始,很快就能参加升级考核,工资也能涨一涨。”
“到那时候,工作轻松了,我就有更多精神照顾家里的几个孩子。”
“自从我丈夫走了以后,我心里总是沉甸甸的,压的我快透不过气。”
“子磊,真是太感谢你帮我这么多,你放心,只要你愿意带着我,我这辈子就跟定你了。”
梁拉娣心里激动万分,她完全没想到李子磊说帮她换工作,这么快就有谱了。
能在服装厂上班,比起在机修厂当电焊工,整天灰头土脸的,简直好太多了。
虽说还得等她在机修厂正式转正,但这和没希望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后来,两人聊了很多掏心窝子的话。
一些以前不好意思开口的,也面对面说明白了,免得将来有啥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