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们注定还要等上好几个时辰才能看到榜单。
每年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总有许多士子迫不及待。
“出来啦!出来啦!”
贡院门口的考生们兴奋地喊着,声音响彻云霄。
随着贡院大门缓缓打开,一个身着官服的老者缓缓走出。
众人定睛一看,正是东阁大学士汪阁老。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汪阁老身后并没有其他考官跟随。
原来,这些考官还需要加班,直到明天上午张榜的时候才能离开贡院。
考生们眼巴巴地望着汪阁老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叹息。
如果他们能厚着脸皮询问一下自己是否上榜,或许现在就能够得知结果。
可惜,他们终究没有勇气上前搭讪。
总不能招手道:“嘿,老头,我在榜吗?”
贡院内,众多同考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他们手中的笔墨不停地挥撒,将汪阁老所选定的五经——《诗》、《春秋》、《书》、《易》以及《礼记》的经魁逐一抄写在杏榜上。
等到会试放榜时,这五位经魁便会成为前五名。
会试仍然按照考生所治本经来确定名次,但到了殿试,则不再受到经义的限制。
殿试的最终名次由皇帝亲自决定,文章能否得到皇帝的青睐才是关键所在。
既然定了名次,接下来便要拆卷了。
堂内的巡察官、监试官、同考官们此刻那是亦如贡院门外的士子一般,好奇的很。
这一科又有何人入选,来自何地,是不是老乡?同样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交到同考官们手中批阅的乃是誊抄后的朱卷,糊名的考卷最是惹人注意。
就跟开盲盒一样,不断满足着人的好奇。
众考官最想看的自然是五经魁是何人,这也是贡院外的举子最为关心的。
但士子与考官不同,他们终究要等到明日才能知晓。
这一夜,可有了熬。
喜欢科举,寒门读书郎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科举,寒门读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