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桥君三人小组为尖兵探测,向前突击。”
“嗨!”
日军的分队就相对于现代步兵班,通常是13人制度。
班长也就是对应军曹,约等于中士军衔。
如果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军,没有任何军事学院毕业经历,那么最大军衔就是曹长。
对应的还是班长职务,军衔约等于上士,隶属于士兵而不是军官。
日军分队下辖三个组,组长就是伍长,军衔是下士。
步兵组一共2组。
为4个步枪手(包括伍长),手持4支三八大盖。
火力组(按美军的说法)为机枪或者掷弹筒小组。
机枪组的配置为主射手:一挺机枪。
辅助弹药手:3把手枪,或2把步枪+1把手枪(辅助射手)。
掷弹筒组就是把主射手的机枪改成掷弹筒或者枪榴弹,以此来变化。
日军的军曹和伍长都可能装备手枪,也可能装备步枪(没钱卖南部十四手枪的情况)。
因此,日军的分队武器编制也是经常变动的。
加上战争中人员可能死亡,小组成员也会经常变动。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火力组的4人编制是一直齐全的。
偏面的相信日军纯粹依靠步枪杀人,这是非常不科学的。
其实从机枪发明以后,火力持续输出一直就是各国军事研究的核心。
只不过日军过分强调射击精准度,避免浪费子弹,但是任然十分重视机枪的持续杀伤能力。
这才有了低射速高精度的九二式机枪的出现。
马成功发行日军的动作很快。
他们以一挺九六式机枪为火力输出,四个人在后面负责掩护。
以7名步枪手和1名手枪手(其实是军曹)在侧翼警戒,掩护机枪手专心做事。
同时又以三名尖兵交替掩护,间断跳跃前进,不断地向某处冲击。
“分工明确,节奏紧密有效。”
“不愧是贵子精锐。”
另一边,江南某游击支队下属小队。
队长陈桂荣看着日军反击的一幕也是犯了难。
他的部队一共有23人,但实际上仅有汉阳造步枪三支,子弹17发。
快利步枪2支,子弹为零。
另外还有土铳3把,鞭炮铁桶若干。
按陈桂荣在江西打游击的经历。
鞭炮+铁桶,突然性的诈一诈狗腿子,那是无往不利。
事实证明,伪军确实是被吓得弃枪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