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吴王杨渥早有准备,还派了使者在路上堵截燕军,保证追回损失,并愿意另外送出大礼赔偿。
结果呢?燕军根本没有理他,使者连领军将领的面都见不到,燕军继续向袁州挺进。
这一回,马殷可以肯定,这件事和当初的衡州那件事不一样。
虽然军队的规模比当初还小,但是编制不一样了。
这一回,是一个旅的铁骑、一个旅的弓骑,加三个旅的步卒。
如果只是要剿匪,需要这么多部队吗?毕竟面对的只有几百人的小股马贼而已,不是当初要打衡州的。
另外,来这么多步兵是什么意思?
路上走的又慢,而且打几个山寨不需要认真到这个地步吧?准备攻坚呢?
隔岸观火的他有心提醒一句,又怕引火烧身。
不说吧,又怕真的像自己预料的那样,燕军对杨渥剩下的几个州都有企图。
毕竟现在杨渥还傻乎乎看着燕军在自己的地盘上肆无忌惮地行军还不敢作声,就盼着人家平了事回家呢。
他有一种预感,这一次的燕军不会是像衡州一样出口气就罢休,甚至一个袁州都不一定能够满足燕军的胃口。
到时候吴军地盘被燕军占据,那中间的缓冲可就没有了,自己要直面燕军这个怪兽。
一时间,充满矛盾的他急的团团乱转。
果然,一个月以后,消息传到了马殷手上,燕军一鼓作气拿下了袁州,并就地驻守了。
几乎与此同时,另外两个军加一个师的燕军,飞速通过那条浮桥,直逼池州(今安徽池州市)。
在江北,燕军的两个军分别扑向蕲州(今湖北黄冈市蕲春县)和光州(今河南信阳市潢川县)。
“咔嚓。。。”马殷手里的杯子掉到地上,摔了个粉碎。
燕军真的对吴军下手了,一次性在江南投入了六万多兵力,又在江北用四万兵力两路突击。
这一次,吴军在劫难逃。
更加明确的是,对燕军的用兵习惯研究的很深刻的马殷发现,在江南,燕军派出了吕师周的纯步兵的军。
而在江北,除了攻击蕲州的李神福的军是纯步兵的,攻击光州的李秀庆的军居然也调配成了纯步兵的了。
那原本两个弓骑旅去哪里了?还有,李秀庆的军变成纯步兵代表什么?
但凡燕军出动纯步兵的军,那这块地盘基本就从此属于燕军的了。
一个军八个旅,在火器的配合下,无法想象对方可以占据多少个城市不怕被反攻。
马殷不由得不寒而栗,他无法想象燕军集中起来的骑兵部队会不会顺势往自己的地盘里突击。
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
喜欢五代:铁骑纵横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五代:铁骑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