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让朱标陡然间陷入了思维的短暂混乱。
他不知道如何去回答这个问题。
朱元璋一手扶着栏杆,粗糙的大手在围栏上摩擦了两下,吐出一口浊气悠长的道:“刘伯温之才不逊色于朝中任何人,便是李善长也逊色许多。”
“可咱为何重用李善长,对刘伯温却只是任用而不重用?”
“父皇……可,可刘夫子之大才,若是只让他留在御史台任职,完全是埋没人才。前几日儿臣与刘夫子商讨钦立‘大明律’一事,刘夫子所建议的观点也十分公允,让儿臣大有所获!”朱标苦笑道。
毫无疑问,在学问上,刘伯温是十分出色的。
这一点,即便是朱元璋也不能否认。
“咱已经下旨,让胡惟庸顶替丞相之权,暂代丞相行事!”朱元璋道。
朱标面色微变,却不敢有所怨言。
朱元璋见他的脸色便知道自已儿子这是将话憋在了心里。
随后道:“刘伯温性情清高,无欲无求,这种人,咱如何把握?自前朝时期,刘伯温便三番五次怒而辞官,毫无约束,咱若用他,有朝一日咱让他受了委屈,岂非也给咱这个皇帝来一个挂印辞官?”
说到这件事朱元璋就一肚子火。
“刘伯温行事向来是比上有余,并非古意,而是说,他在面对咱这个皇帝的时候,总是话说三分,半遮半掩!生怕咱治他的罪。可对下面的官吏,却又严苛之至,毫不留情。”
“标儿,你知道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刘伯温有所芥蒂的吗?”
朱标眼神有些迷茫。
虽然不明白父皇为什么会突然提起这些陈年旧事,却还是随着朱元璋的问话摇了摇头。
朱元璋沉声道:“是当初陈友谅东征之时,咱帐下的将士们,有的要拼死一战,有的要咱降了,有的又让咱暂避锋芒。满堂的大臣都在争论不休,咱也被吵的脑子疼。”
“可咱抬头,看到的是啥?”
“是刘伯温!”
“他站在角落里面唉声叹气,宛如看着一群乌合之众!”
“咱气的,是他傲,是他清高。”
他的声音已经带着一丝怒气。
这一丝怒意还在不断上涨。
朱标内心惊颤,没想到父皇对于此事一直耿耿于怀,而现在,他也不得不去重新思考对于刘伯温的认知是否存在问题。
朱标叹了口气:“可是父皇,刘夫子刚正不阿……”
“刚正不阿?”朱元璋冷笑了一声。
朱标不明白为何父亲会突然发出这样的笑声。
“走,跟咱去乾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