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朱元璋又道:“朱棣能打赢大明军队的原因我知道了,但为何各地藩王为何不出兵勤王?”
温良略微思考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如何说才能让朱元璋接受这个事实。
见此朱元璋平复心情,沉声道:“你继续说吧,我受得住。”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龙驭宾天,朱允炆以太孙之姿继承大统,史称建文帝。
新帝即位,按制应当大赦天下,但建文帝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没有广施恩泽,反而下旨让各地的王爷们留在各自的封地里,不许来京城参加葬礼。
甚至连已经到了京城的燕王朱棣也被要求马上返回封地,这一系列举动引起了众王爷的强烈不满。
由于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允炆作为侄子继承皇位,面对众多实力强大的叔叔们,他感到如坐针毡。
这些王爷们都有自已的军队和将领,对他的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建文帝接受了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决定实行削藩政策。
建文元年,朱允炆首先拿齐、湘、代三位亲王开刀,直接将他们贬为平民。
其中湘王因为受不了这样的屈辱,选择了全家自尽。
齐王则被幽禁在京城,彻底失去了自由。
代王也同样被囚禁在大同,无法逃脱。
紧接着,岷王也遭受池鱼之殃,不但被剥夺了王位,还被贬为庶民,流放到了漳州。
这一连串的动作让其他王爷们惊恐万分,人人自危。
这些藩王们本来就对建文帝的继位颇有微词,心里一直犯嘀咕,觉得这事儿不太对劲儿。
如今又碰到这么狠辣的削藩打压手段,心里头的怨气和愤恨那可真是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啊!
他们肯定觉得这是建文帝故意找借口来削弱他们的力量,说不定还想把他们一网打尽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有心思出兵去帮建文帝啊?出兵勤王的意愿简直就是一落千丈嘛!
再说了,各个地方的藩王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彼此之间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小心思。
有些藩王可能觉得自已跟朱棣没啥关系,犯不着为了他去冒险。
还有些藩王则担心自已出兵会引来其他藩王的怀疑和攻击,干脆就按兵不动,先看看形势再说。
除此之外,朱棣本人的实力那可是相当厉害的。
他在军事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和丰富的经验,率领的军队更是勇猛善战,战斗力爆表。
相比之下,其他藩王的兵力就要逊色不少啦,根本没法跟人家比。
所以就算他们真的想去勤王,也得掂量掂量自已有几斤几两。
要是实力不够,搞不好还没到京城就被朱棣给灭了,那岂不是自讨苦吃吗?
总之,种种原因导致了其他藩王在面对朱棣起兵时采取了观望或中立的态度。
这其中既有对建文帝政策的不满,也有自身利益的考虑,还有对朱棣实力的忌惮。
总的来说,各地藩王不出兵勤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包括对建文帝的不信任、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实力对比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他们在这场权力争夺中的犹豫和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