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枫那让人头皮发麻的戏腔响起的瞬间,立马惊艳了全场所有人。
谁都没有想到,冷枫竟然能用如此独特的方式演绎!
但现场观众没有任何的不合理,反而觉得这段歌词与戏腔的结合,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戏腔一出,冷枫的嗓音仿佛穿越了时空,直接唱出了那种战火年代特有的凄凉与沧桑。
同时,歌声中又透露出一种为国英勇就义的英雄气概。
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情感,在冷枫的歌声中却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若换作他人来唱,恐怕难以达到冷枫所营造的这种悲凉而激昂的氛围。
而沉浸在这戏腔之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恍惚的神情。
评委席上,郑智博老爷子更是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
他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座繁华的戏台,如梦似幻。
台上,一位赤伶人身姿挺拔,正唱着那令人心碎的离别之歌。
他的歌声中透露出无尽的悲伤,令人心生共鸣。
他为何唱着如此悲伤之曲?
这种悲伤,并非寻常情感受挫的难过,也不是亲人离世的痛彻心扉。
它不是被世俗欺压带来的委屈,而是一种经历了山河破碎,家失流离的苦难悲痛。
身为一位赤伶人,他心中的忧国之情难以用言语表达,只能借助他擅长的戏曲来抒发。
而台下的观众,全是陌生的面孔。
他们或吃肉喝酒,或放声大笑,无所顾忌肆意妄为。
与台上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眼眶微微湿润。
古语有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而歌声中描绘的故事,却与“戏子无义”截然相反。
一位伶人,竟然比台下的观众,更加深沉地热爱着自已的国家,可悲也可叹!
此时郑志博老爷子,听到冷枫歌声中的最后一句“谁是客”。
他眼神一亮,对这句歌词,他有着自已的见解。
这句歌词,表面上指的是坐在台下的观众,是戏园子的客人
可实际上呢?
伶人唱完一场又唱一场,每一场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和情感。
他们笑痴、张狂,说他是个戏疯子。
然而,这些唱悲欢、唱离合,与他无关。他才是这场戏的客。
是那些看戏之人,入戏太深!
喝酒吃肉的他们,既是戏中客,又是戏外人。
“戏腔!戏腔转昆曲!歌词里还藏着反转!”
老爷子激动得大腿都快拍断了:“原来我从一开始就判断错了啊!”
“这首歌绝对能拿冠!”
看见平日和蔼可亲的老爷子,此时却出现暴躁的一幕。
让他身旁其他几位评委,人都目瞪口呆的。
陆柏和邓英互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无奈。
也就只有冷枫的戏曲,才能让老爷子的情绪,能有这么大的波动了。
此刻,李雅宣的眼眶已经湿润,泪水无声地滑落。